时间: 2025-05-09 00:0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00:30
弓剑出榆塞,铜椠上蓬山。
得之浑不费力,失亦匹如闲。
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错。
世事沐猴冠。老子不分别,内外与中间。
酒须饮,诗可作,铗休弹。
人生行乐,何自催得鬓毛斑。
达则牙旗金甲,穷则蹇驴破帽,
莫作两般看。世事只如此,自有识鸮鸾。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世事的看法。诗中提到弓箭和铜器,象征着战争和荣耀;轻松获得和随意失去的状态,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古人和今人并非绝对对错,世事纷繁复杂,不必过于分辨。作者倡导饮酒作诗,享受生活,不要因为生活的困顿而灰心丧气。无论是富贵还是贫穷,人生都是如此,应该有自己的见解和态度。
作者介绍:刘过,字梦得,号震川,北宋末年人,晚年生活艰辛,性情豪放,作品多表现其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事的看法。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人们生活困苦的时期,刘过通过此诗表达对人生的洒脱态度,倡导享受生活。
《水调歌头》通过对古今人事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思考。在诗的开头,作者描绘了弓箭和铜器的意象,这不仅仅是对军事的描绘,更是一种对权力与荣耀的反思。接着,诗人指出得失之间的无常,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执著于物质与名利。诗中提到的“老子不分别,内外与中间”,表达了一种超然的态度,强调与其纠结于纷繁复杂的世事,不如寻求内心的宁静。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生活的享受,强调饮酒作诗的乐趣,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热爱与乐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蕴深远,既有对人生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人生的无常与享乐,提倡在生活中保持乐观态度,关注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刘过的《水调歌头》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古人的赞美
B. 对人生的感悟
C. 对战争的讽刺
D. 对自然的赞美
“达则牙旗金甲,穷则蹇驴破帽”中的“达”和“穷”分别象征什么?
A. 富贵与贫穷
B. 成功与失败
C. 学识与无知
D. 幸福与悲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刘过的《水调歌头》与苏轼的同名词作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生活的享受,但刘过更偏向于对世事的冷静观察,而苏轼则更多体现出对情感的抒发与对家庭的思念。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