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 其十六 韬玉》

时间: 2025-05-06 02:55:05

诗句

至宝不自献,韬藏亦英华。

馀香被草木,秀擢幽岩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5:05

原文展示:

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 其十六 韬玉
作者: 刘过 〔宋代〕

至宝不自献,韬藏亦英华。
馀香被草木,秀擢幽岩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珍贵的宝物不需要自己张扬,隐藏起来的才华同样是非常出色的。即使是被掩藏的香气,也会遍布于草木之间,而那些在幽静岩石中绽放的花朵,更是显得娇美。

注释:

字词注释:

  • 至宝:指非常珍贵的宝物。
  • 韬藏:隐藏、埋藏。
  • 英华:出色的才华或美丽。
  • 馀香:余留的香气。
  • 秀擢:优秀地生长、才能出众。
  • 幽岩:幽静的岩石。

典故解析: 这首诗虽不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至宝不自献”可理解为对隐士或才子才华的赞美,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谦虚和内敛的推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过,字梦阮,号初白,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文辞清新、意境深远而受到后世推崇。他的诗风以清丽见长,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文人多怀有隐逸之志,诗中反映了对隐藏才华的赞美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蕴含了对内在美和隐藏才华的赞美。诗的开头“至宝不自献”,强调了真正的才华往往是不张扬的,不需要外界的认可,反而在低调中更显珍贵。接着“韬藏亦英华”,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指出隐藏的才华同样具有光彩。后两句通过自然意象“馀香被草木”和“秀擢幽岩花”,描绘出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自然图景,表达了即使在看似无声无息的环境中,也能散发出独特的魅力。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平静与启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至宝不自献:珍贵的宝物不需要自己炫耀,暗示真正的价值无需外在表现。
  2. 韬藏亦英华:隐藏的才华同样出众,强调内敛的美。
  3. 馀香被草木:即使香气隐匿,也能影响周围的植物,象征着无形的影响力。
  4. 秀擢幽岩花:在幽静的岩石中开出的花朵,代表那些不被关注却极具美丽和价值的存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宝物与才华进行比喻,突出内在价值。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内在美与才华的重要性,提倡谦虚和低调的态度,反映出一种对自然与人性深刻的观察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至宝:象征珍贵的才华。
  • 草木:反映自然的生命力。
  • 幽岩花:代表在隐秘环境中仍能绽放的美丽。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更隐含了对人性与内在价值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至宝不自献”中“至宝”指的是什么? A. 珍贵的宝物
    B. 普通的物品
    C. 无用的东西
    D. 任何物品

  2. 诗中提到的“幽岩花”主要象征什么? A. 外在美
    B. 内在美
    C. 生命的力量
    D. 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刘过的这首诗更注重内心的反思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则强调个人情感与酒的洒脱。两者都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但角度和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过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日郊居 杜宇 杂感五首以不爱入州府为韵 其四 秋穫后即事二首 其二 对酒作 春日 题柴言山水 独意 风顺舟行甚疾戏书 冬夜读书甚乐偶作短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先化 祸不反踵 体物缘情 芦苻 赤字旁的字 包含奉的成语 貝字旁的字 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大字旁的字 寡刻 同字框的字 跟差 湔拔 鸿鴆满纸 成败荣枯 食字旁的字 西山饿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