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石井》

时间: 2025-04-23 22:03:07

诗句

银床绕周遭,一规寒浸水。

试敲拄杖看,恐触蛟龙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03:07

原文展示

银床绕周遭,一规寒浸水。
试敲拄杖看,恐触蛟龙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石洞,洞内环境清幽,四周围绕着银色的石床,水流寒冷,令人感到一丝寒意。我试着用拄杖敲打这个地方,心中不禁担心会惊动藏在水中的蛟龙。

注释

  • 银床:指的是白色或银色的石头,形容石床的美丽和寒冷。
  • 一规:指一块规则的石头,形状如同规矩的样子。
  • 寒浸水:形容水非常寒冷,浸泡在这里会感到刺骨的凉意。
  • 试敲:尝试用杖敲打的动作,表现出诗人的小心和谨慎。
  • 蛟龙:传说中的水中生物,象征着神秘和潜在的危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过,字梦阮,号石头,南宋时期的诗人,因其诗作清新脱俗而受到赞誉。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风格独特,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刘过游历名山大川、游览石洞时,灵感来源于他在自然中的感悟与思考。诗中融入了对自然神秘力量的敬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石洞内的景象。开篇提到“银床”,不仅形象地展示出石床的美丽,也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接着用“寒浸水”来形容水的冰冷,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冷峻的氛围。诗人在这里不仅是观察者,更是参与者,他试图用杖去敲打水面,这一动作表现了他对未知的好奇和对可能危险的担忧。从“恐触蛟龙起”可看出,诗人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潜藏在这美丽景象中的危险和神秘,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种情感在诗中通过简练的语言得到了完美的表达,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的美感,又有深层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银床绕周遭:石床如银般光洁,环绕在四周,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2. 一规寒浸水:一块规则的石头浸泡在寒冷的水中,暗示了环境的清冷与幽静。
  3. 试敲拄杖看:诗人用拄杖试图敲击水面,表现出对周围环境的探索与试探。
  4. 恐触蛟龙起:担心触动蛟龙,暗示了水下可能潜藏的未知危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石床比作银色,突出了其清冷和美丽。
  • 拟人:用“恐触蛟龙起”来表现自然的神秘力量,赋予了水中生物以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探索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银床: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冷峻。
  • 寒水:代表着神秘与未知的力量。
  • 蛟龙:象征潜在的危险与自然的神秘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银床”象征什么? A. 美丽的风景
    B. 严寒的环境
    C. 冷静的心态
    答案:A

  2. “恐触蛟龙起”中,蛟龙象征了什么? A. 幸福
    B. 危险
    C. 自然
    答案:B

  3.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描写自然景观,但更多地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思考。
  • 《静夜思》:通过月光的描写,表现了思乡之情,与《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石井》的神秘氛围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八六子 沅江舟闷 八六子 丁亥冬,湖帆寄示送遐庵南归词,兼及遐庵和作,动余悽感,爰亦继声 八六子 和樊川 七娘子 寄讯 七娘子 其二 七夕 七娘子 其一 有忆 七娘子 高坡晓望 七娘子 过露箸祠 七娘子 晓汲 七娘子又一体 汲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罪不可逭 氏字旁的字 豆腐衣 低唱浅斟 斩级 上宪 立刀旁的字 包含愆的词语有哪些 掊斗折衡 包含炳的词语有哪些 香胶 祖法 彐字旁的字 风从响应 包含第的成语 冢木已拱 酉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