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0:32: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0:32:08
重修晴川阁
作者: 熊伯龙 〔清代〕
雕栏玉柱入长空,
槛外帆樯万里通。
春水远来巴子国,
雄风高压楚王宫。
凤凰欲下箫谁引,
鹦鹉无言赋独工。
直拟凭虚驰八极,
云霄何日羽毛丰。
这首诗描绘了晴川阁的壮丽景象与作者的豪情壮志。雕刻精美的栏杆和高耸的柱子直入长空,阁外远处的船帆在万里长风中随意航行。春天的水流远自巴子国而来,雄壮的风势高压着楚王宫。凤凰欲下时,没有人来引导它的箫声,鹦鹉默默无言,自成一派风格。诗人直想乘风而起,驰骋于九天之上,不知何时才能羽翼丰满,展翅高飞。
熊伯龙,清代诗人,生于1645年,卒于1715年。他的诗风清新高远,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熊伯龙在文学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其作品多描绘山水、风景,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重修晴川阁》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身理想的追寻有关。晴川阁作为一座著名的景点,不仅是风景名胜,更是诗人理想与抱负的象征。
《重修晴川阁》不仅是一首描绘景色的诗,更是一首表达诗人豪情壮志的作品。整首诗以晴川阁为中心,描绘了阁外的壮丽风景,表现出一种宽广的视野与胸怀。开篇两句“雕栏玉柱入长空,槛外帆樯万里通”展现出阁楼的宏伟与外界的辽阔,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接下来的“春水远来巴子国,雄风高压楚王宫”则通过春水与雄风的描写,展现出自然的力量与壮丽的气象,暗示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积淀。
诗的后半部分逐渐转向个人的情感与理想,特别是在“凤凰欲下箫谁引,鹦鹉无言赋独工”这些句子中,诗人通过鸟类的象征,表达自己对理想的追寻与渴望,但又感到孤单与无奈。最后两句“直拟凭虚驰八极,云霄何日羽毛丰”则是对未来的期盼,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自我能力的反思。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理想的追求,充分展现了熊伯龙的诗歌风格与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晴川阁的壮丽景色与表达个人的理想追求,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
“雕栏玉柱”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自然风光
B. 建筑的壮丽
C. 人的情感
“春水远来巴子国”中的“春水”象征了什么?
A. 忍耐
B. 生机与希望
C. 历史的厚重
诗中提到的“凤凰”代表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孤独
B. 理想与追求
C. 悔恨
答案:1-B,2-B,3-B
熊伯龙的《重修晴川阁》与李白的《庐山谣》均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熊伯龙更注重对理想的追求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李白则更侧重于自然的悠远与哲理的思考。两者在风格上虽有不同,但都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