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48: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48:51
肃清洞庭湖
作者:彭玉麟 〔清代〕
岳阳楼外草萋迷,
战舰横飞耀彩霓。
犀甲雄吞云梦北,
鸦军劲扫洞庭西。
重湖八百潜蛟蜃,
孽浪三千靖鲔鲵。
遥见君山青一点,
湘妃庙冷杜鹃啼。
这首诗描绘了岳阳楼外的洞庭湖景象。草木繁茂,迷人眼目;战船在湖面上穿梭,犹如彩虹般夺目。犀甲战舰勇猛,直逼云梦之北;乌鸦的军队则强力地扫荡洞庭之西。湖中潜伏着八百条蛟龙和蜃气;波涛汹涌,犹如三千条鲔鱼与鲵鱼。远远望去,君山如青点般矗立,湘妃庙周围寂静无声,只有杜鹃在寒冷中啼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彭玉麟(1840-1896),清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生于湖南岳阳,因其对国家的忠诚与忧国忧民的情怀而受到尊敬。他的诗多描写山水、风景,风格豪放,气势磅礴。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势衰弱之际,作者通过描写洞庭湖的壮丽景色,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与忧虑,反映了历史背景下的民族情怀。
《肃清洞庭湖》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作。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强烈的情感,展现了洞庭湖的浩瀚与壮美。开篇“岳阳楼外草萋迷”便为全诗奠定了一个生动的背景,草木繁茂,生机勃勃,喻示着自然的力量与美丽。同时,诗人借助“战舰横飞耀彩霓”的描写,将自然与人类活动巧妙结合,展现出一种震撼的视觉效果。
在诗的中段,诗人通过“犀甲雄吞云梦北,鸦军劲扫洞庭西”两句,描绘了战舰与军队的强大气势,表现出对国家安全与繁荣的关注。“重湖八百潜蛟蜃,孽浪三千靖鲔鲵”则转向湖水的深邃与渊博,体现了洞庭湖的神秘与不可捉摸。
最后,远景的“遥见君山青一点,湘妃庙冷杜鹃啼”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君山的青翠与湘妃庙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渲染出一种孤独与思乡的情怀。整首诗在壮丽的自然景观中融入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与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洞庭湖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历史和自然的思考,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犀甲雄吞云梦北”中的“犀甲”指的是什么?
A. 兵器
B. 战舰
C. 动物
“遥见君山青一点”意指什么?
A. 君山的美丽
B. 君山的孤独
C. 君山的希望
诗人通过哪一部分表达了自己的忧虑?
A. 描写自然景物
B. 描写战舰与军队
C. 描写杜鹃啼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