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9:14
陆游的《野兴》原文如下:
来日无多去日遒,朱颜那肯为人留。
檐声点滴无时雨,野气苍茫极目秋。
朝出钓鱼来北渚,夜耕驱犊上西畴。
此心所要常无媿,寂寞衡门死即休。
将来的日子不多,过去的日子却已渐远,
红颜美丽的我,怎能让人留恋?
屋檐下的雨声滴答,却没有及时的雨,
秋天的野外,空旷而苍茫,目之所及,尽是秋色。
早晨出门去北渚钓鱼,
夜晚赶着牛去西边的田地耕作。
我心中所向,常常没有羞愧,
孤寂的衡门,死了也就算了。
“衡门”指的是《诗经》中记载的家门,寓意归属与安宁。陆游通过“衡门”来表达对安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己人生选择的思考。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爱国和文学创作,作品数量庞大,风格多样,尤其以诗歌和散文见长。
创作背景:
《野兴》作于陆游晚年,诗中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与他晚年宁静的生活状态有关。他经历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失意,故而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与简单生活的渴望。
《野兴》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诗。诗的前两句以“来日无多”和“朱颜那肯”为开篇,直接点出诗人对于生命短暂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接下来“檐声点滴无时雨”,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孤独的生活状态,屋檐下的雨声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而后两句描绘了诗人早出晚归、勤劳耕作的田园生活,表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诗人在自然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以钓鱼与耕作作为生活的主旋律,显示出他对简单生活的赞美。
最后一句“此心所要常无媿,寂寞衡门死即休”更是道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表达了他对于生死的看淡,和对个人内心追求的坚定。整首诗在感慨人生无常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乡野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的思考,表达了对安静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淡然态度。
诗词测试:
《野兴》的作者是谁?
A. 苏轼
B. 陆游
C. 李白
D. 杜甫
诗中提到的“朱颜”是指什么?
A. 红色的花
B. 年轻美丽的容颜
C. 夕阳的余晖
D. 朱砂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怨恨
B. 对孤独的接受
C. 对未来的希望
D.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