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4:50
汉室鸿儒盛,邹堂大义明。
五千道德阐,三百礼仪成。
青紫方拾芥,黄金徒满籝。
谁知怀逸辩,重席冠群英。
汉朝的学者们才华横溢,邹氏的学问更是深刻明了。
五千年的道德智慧被阐释,三百种礼仪得以成型。
即使是青紫(官阶)的地位也不过是捡拾芥草,而黄金的财富也不过是装满籝篓。
谁能理解那些心怀高远、能言善辩的人,他们在重席之上冠绝群英。
李峤,字延之,号岘山,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他以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著称,作品多反映社会风貌与个人情怀。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的时期。李峤以此诗抒发对汉代文化的钦佩与对当时士人的赞美,意在强调道德与礼仪的重要性。
本诗纵观古今,开篇便以“汉室鸿儒盛”引入,展现出汉代学者的才华与学识。接着,诗人通过“邹堂大义明”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道德与义理的重要性,彰显出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五千道德阐,三百礼仪成”不仅是对儒家经典的致敬,也在提醒后人要承继这种文化传承。
在财富和地位的对比中,诗人以“青紫方拾芥,黄金徒满籝”展现了对物质的轻视,强调了内在才华与道德品行的优越性。最后一句“谁知怀逸辩,重席冠群英”则传达出一种对真正才智与品德的追求,表现出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对照,传达出对文化与德行的推崇,意在警示世人重视内在修养,而非单纯追求物质享受。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汉代文化的推崇与对个人品德的重视,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思考与期待。
“汉室鸿儒盛”中的“鸿儒”指的是:
A. 博学多才的学者
B. 平民百姓
C. 农民
“青紫方拾芥”中的“青紫”代表:
A. 绿色植物
B. 官阶
C. 颜色
本诗强调的主要思想是:
A. 追求财富
B. 重视道德与修养
C. 提倡武力
答案: 1.A,2.B,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