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4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2:13
彩棹浮太液,清觞醉习家。
诗情对明月,云曲拂流霞。
烟散龙形净,波含凤影斜。
安仁动秋兴,鱼鸟思空赊。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湖泊景色,彩色的船在湖面上漂浮,清酒的杯子让人陶醉。诗人的情感与明亮的月光相对,云彩轻拂着流动的霞光。烟雾散去,湖面清澈如龙的身形,波光粼粼中映出斜斜的凤影。安宁的仁者在秋天的情绪中感动,鱼儿与鸟儿都向往着空灵的生活。
作者介绍:李峤(约 775-825),唐代诗人,字常之,号秋溪,生于山西,后成为长安的文人。他的诗风清新,特别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李峤中年时期,正值唐代盛世,社会风气开放,文人们往往在清幽的自然环境中寻求灵感,表达个人情感和理想。
李峤的《池》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人内心情感相结合的诗作。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湖泊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宁静。首联“彩棹浮太液,清觞醉习家”以船、酒引入场景,生动地描绘了在湖面上漂浮的彩色船只,和引人入胜的饮酒情景,暗示着一种轻松愉悦的生活态度。接着“诗情对明月”则将视线转向夜空的明月,表达出诗人此刻的灵感与情感的共鸣,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
后两联通过“烟散龙形净,波含凤影斜”描写湖面上的景象,表现了湖水清澈、波光荡漾的美丽画面,同时使用“龙”和“凤”的意象,象征着吉祥与高尚。最后一句“安仁动秋兴,鱼鸟思空赊”则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表现出一种宁静的思考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景色中,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现了唐代诗人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湖泊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安宁,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唐代文人追求精神世界的渴望。
下列哪一句描写了船只在湖面上的情景?
A. 诗情对明月
B. 彩棹浮太液
C. 鱼鸟思空赊
D. 烟散龙形净
“安仁动秋兴”里的“仁”指的是什么?
A. 和善的人
B. 内心的宁静
C. 秋天的情感
D. 鱼鸟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