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池》

时间: 2025-05-04 10:42:13

诗句

彩棹浮太液,清觞醉习家。

诗情对明月,云曲拂流霞。

烟散龙形净,波含凤影斜。

安仁动秋兴,鱼鸟思空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2:13

诗词名称: 池

作者: 李峤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彩棹浮太液,清觞醉习家。
诗情对明月,云曲拂流霞。
烟散龙形净,波含凤影斜。
安仁动秋兴,鱼鸟思空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湖泊景色,彩色的船在湖面上漂浮,清酒的杯子让人陶醉。诗人的情感与明亮的月光相对,云彩轻拂着流动的霞光。烟雾散去,湖面清澈如龙的身形,波光粼粼中映出斜斜的凤影。安宁的仁者在秋天的情绪中感动,鱼儿与鸟儿都向往着空灵的生活。

注释:

  • 彩棹:彩色的船桨,指装饰华丽的船。
  • 太液:指湖泊,可能特指某个大湖。
  • 清觞:清酒的杯子,表示饮酒的情景。
  • 诗情:诗人的情感与灵感。
  • 明月:象征宁静、清明的夜晚。
  • 云曲:云彩的形态,像是随风而动。
  • 烟散龙形净:烟雾散去后,湖面清澈,像龙一样的形状。
  • 凤影:湖面上波光反射出的像凤的影子。
  • 安仁:指内心安宁的仁者。
  • 秋兴:秋季的情感或兴致,表达一种感伤的情绪。
  • 鱼鸟思空赊:鱼儿和鸟儿都向往空旷而自由的生活。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峤(约 775-825),唐代诗人,字常之,号秋溪,生于山西,后成为长安的文人。他的诗风清新,特别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怀。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李峤中年时期,正值唐代盛世,社会风气开放,文人们往往在清幽的自然环境中寻求灵感,表达个人情感和理想。

诗歌鉴赏:

李峤的《池》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人内心情感相结合的诗作。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湖泊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宁静。首联“彩棹浮太液,清觞醉习家”以船、酒引入场景,生动地描绘了在湖面上漂浮的彩色船只,和引人入胜的饮酒情景,暗示着一种轻松愉悦的生活态度。接着“诗情对明月”则将视线转向夜空的明月,表达出诗人此刻的灵感与情感的共鸣,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

后两联通过“烟散龙形净,波含凤影斜”描写湖面上的景象,表现了湖水清澈、波光荡漾的美丽画面,同时使用“龙”和“凤”的意象,象征着吉祥与高尚。最后一句“安仁动秋兴,鱼鸟思空赊”则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表现出一种宁静的思考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景色中,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现了唐代诗人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彩棹浮太液”:以色彩斑斓的船桨在湖中漂浮,生动展现了湖面的活泼气息。
    2. “清觞醉习家”:清酒伴随着愉悦的氛围,象征着温馨的家庭生活。
    3. “诗情对明月”:诗人的情感与明月相对,体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敬仰。
    4. “云曲拂流霞”:云彩轻拂着流动的霞光,描绘出清晨或黄昏的美丽景象。
    5. “烟散龙形净”:烟雾散去,湖水清澈,象征着心灵的宁静。
    6. “波含凤影斜”:湖面波光荡漾,映出凤的影子,代表着美好与希望。
    7. “安仁动秋兴”:安宁的仁者被秋天的情感所触动,反映出内心的感悟。
    8. “鱼鸟思空赊”:鱼儿与鸟儿向往空灵的生活,象征着对自由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烟散龙形净”,将湖面比作龙,形象生动。
    • 拟人:如“鱼鸟思空赊”,让鱼与鸟具有人类的情感思维。
    • 对仗:整首诗在用词上有着较为严谨的对仗,增强了音韵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湖泊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安宁,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唐代文人追求精神世界的渴望。

意象分析:

  • 彩棹:象征着美好生活的开始,快乐与欢愉。
  • 明月:代表宁静与思考,常被视为诗人灵感的源泉。
  • 龙与凤:象征着吉祥与尊贵,代表理想与追求。
  • 秋兴:象征着成熟与反思,蕴含人生的哲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描写了船只在湖面上的情景? A. 诗情对明月
    B. 彩棹浮太液
    C. 鱼鸟思空赊
    D. 烟散龙形净

  2. “安仁动秋兴”里的“仁”指的是什么?
    A. 和善的人
    B. 内心的宁静
    C. 秋天的情感
    D. 鱼鸟的思念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但更加强调了山水的浑厚与深远。
  • 《春晓》:与《池》相比,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虽是不同的季节,但同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热爱。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李峤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查询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小区即景 浣溪沙 浣溪沙·寿石窗丈 浣溪沙 其二 八月十三日敌复犯我上海 浣溪沙 春闺 浣溪沙 其八 浣溪沙 浣溪沙十一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奋矜伐德 穴宝盖的字 尢字旁的字 币重言甘 急景凋年 毋字旁的字 夹结 莫信直中直,须防人不仁 鸡血酒 特简 宽宥 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矫国革俗 小康 包含黻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己字旁的字 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