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2:54
游莺脰湖
作者: 吴亿 〔宋代〕
树色烟光两岸分,棹歌声里散鸥群。
船浮春水天疑近,人对春风酒易醺。
翠袖不须花下舞,洞箫还待月中闻。
仙游钓客今何在,湖上年年自白云。
两岸的树木在烟雾和阳光中交融,划船的歌声中鸥鸟纷飞。
船在春水上漂浮,天似乎也近了,人们在春风中喝酒容易醉。
翠绿的衣袖不必在花下跳舞,洞箫声还待在月光中听。
那位游仙钓客如今在哪里呢?湖上年年只有白云飘荡。
作者介绍:吴亿,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吴亿游历莺脰湖时,受自然美景的启发,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游莺脰湖》是一首描绘春日湖光山色的山水诗,诗中展现了春天的宁静与美丽。开头两句通过描绘湖岸的树木和鸥鸟,营造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与感受。接着以“船浮春水天疑近”描绘出船只在湖面上的轻盈,增强了画面的动感。同时,“人对春风酒易醺”则表现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仿佛在告诉我们,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使得人们可以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
后半部分转向对舞蹈和音乐的描写,诗人认为在这美好的春光中,不必在花下舞蹈,反而更期待洞箫的音乐在月光下响起。这种对音乐的期待与自然的融合,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追求。最后一句“仙游钓客今何在”引发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向往。整首诗以清新的景象和深邃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自由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中“棹歌声里散鸥群”的意思是:
A. 鸥鸟在湖面游玩
B. 划船的歌声吸引了鸥鸟
C. 鸥鸟在岸边休息
D. 划船时的喧闹声
诗中提到的“仙游钓客”指的是:
A. 渔夫
B. 隐士或仙人
C. 诗人自己
D. 游客
诗人认为在春天的湖边不必做什么?
A. 喝酒
B. 舞蹈
C. 划船
D. 钓鱼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