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3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30:51
吴越夕阳多远山,塔楼高处九秋寒。
江豚吹浪腥风湿,野鸟行空翥雪乾。
白日潮声僧老尽,黄埃世路客游难。
海门航散孤云落,酒醒不堪深倚栏。
这首诗描绘了在吴越地区夕阳下的远山景色,塔楼高耸,秋天的寒意扑面而来。江里的海豚在激荡的浪潮中嬉戏,腥风扑面而来,而野鸟在空中翱翔,掠过洁白的云朵。白天的潮声伴随着老僧的吟唱逐渐消散,尘世的黄沙使得旅客出行艰难。海门的航道渐渐散去,孤云飘落,酒醒后无力地倚靠在栏杆上,感慨万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江豚”与“野鸟”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而“白日潮声”则可能指代古代寺庙中僧人的生活,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作者介绍: 林昉,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见长,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是在作者登塔所见的景象中产生,表达了对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开篇以“吴越夕阳多远山”引入,夕阳下的远山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又苍凉的画面,给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觉。接着,诗人从高处俯瞰,冷冽的秋风与江豚的嬉戏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人类的渺小。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白日潮声僧老尽”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随着潮声的消逝,老僧的生活也随之结束,暗含了对生命无常的哲思。最后,诗人酒醒后无力倚栏,孤云飘散,更加深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然的依恋,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世事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吴越”是指哪个地域?
A. 今四川、重庆
B. 今江苏、浙江
C. 今云南、西藏
D. 今广东、海南
诗中的“白日潮声”暗示了什么?
A. 生活的繁忙
B. 人生的无常
C. 自然的美丽
D. 酒的醇香
诗人对酒醒后的感受是?
A. 清醒后的欢愉
B. 无力与失落
C. 感慨与欣喜
D. 期待与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登高》与《登龙山塔寺》均描绘了高处的景象,但前者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而后者则侧重于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体现了不同的主题和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