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1:4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48:30
积翠浮天镜,飞丹跨海虹。
五云缥缈下,六寺有无中。
弹指违秦世,披襟忆晋公。
鹧鸪啼不尽,春事在田功。
这首诗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和诗人对历史的感慨。首句“积翠浮天镜”描绘了翠绿的山水如同天空的镜子,色彩鲜艳;“飞丹跨海虹”则形容红色的云彩跨越海面,如同彩虹般绚丽。接着提到“五云缥缈下,六寺有无中”,五彩的云朵飘浮在空中,六座寺庙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然后诗人感叹“弹指违秦世”,表明时间的流逝使人对秦朝的历史感到遥远;而“披襟忆晋公”则勾起了他对晋朝名士的怀念。最后一句“鹧鸪啼不尽,春事在田功”则是对春天的感悟,鹧鸪的啼鸣声不断,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农田的忙碌。
刘宗周(约1550-1628),字子璧,号天溪,明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与友人游历山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他的诗风兼具婉约与豪放,特别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秦望》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社会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秦望》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对过往时代的追忆。开头两句通过色彩鲜明的意象,表现出自然的秀美与宏伟,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接下来的几句则逐渐转向对历史的回顾,诗人通过“弹指违秦世”的感叹,体现了历史的短暂与个人的渺小。同时,诗中提到的鹧鸪啼声,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是春天的象征,暗示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的存在。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沉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秦望》通过描绘自然与历史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哲理思考。
诗中“积翠”指的是什么?
A. 绿色的山水
B. 红色的云彩
C. 蓝色的湖泊
“鹧鸪啼不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历史的怀念
B. 对春天的热爱
C. 对自然的反思
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明代
C. 清代
答案: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的《夜泊牛津》则通过夜晚的景象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两者在意象和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自然美与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