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5:51
偃松将古墓。年代理当深。
表柱应堪烛。碑书欲有金。
逈坟由路毁。荒隧受田侵。
霏霏野雾合。昏昏陇日沉。
悬剑今何在。风杨空自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的墓地,周围的松树已经倾斜,年岁已久。墓碑的柱子本应点燃烛火,碑文上也曾镌刻金字。遗址的坟墓因道路的修建而被毁坏,荒废的隧道被农田侵蚀。迷蒙的野雾聚集,昏暗的天色中太阳也逐渐沉落。那把悬挂的剑如今身处何方?在风中,杨柳似乎在无声地吟唱。
此诗描绘了古墓的荒凉与废弃,反映出历史的变迁和对亡者的追思。诗中提到的“悬剑”可以理解为对英勇精神的怀念,暗示着历史英雄的无奈和消逝。
阴铿是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他的诗歌常常抒发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的追忆,风格简练,情感细腻。
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发,许多古老的文化与历史遗迹被毁坏。诗人通过描绘荒凉的古墓,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亡者的哀悼。
《行经古墓诗》通过对古墓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偃松将古墓”便引入了一个阴郁而神秘的画面,倾斜的松树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接着,诗人用“年代理当深”来强调古墓的悠久历史,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世间的变迁。
“表柱应堪烛,碑书欲有金”,此句通过对墓碑的描绘,传达了对历史的缅怀与对先人的敬意。曾经辉煌的碑文如今已被岁月侵蚀,显示出对光辉往昔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接下来的“逈坟由路毁,荒隧受田侵”描绘了人类活动对历史遗迹的破坏,反映出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冲突,同时也暗示着历史的无情与脆弱。
“霏霏野雾合,昏昏陇日沉”则营造出一种阴沉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最后以“悬剑今何在,风杨空自吟”结尾,既是对英雄精神的追忆,也是对孤独与失落的感慨,风中的杨柳似乎在吟唱着无声的哀伤,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抒发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亡者的哀悼,表现出诗人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思考,带有浓厚的怀旧情绪。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偃松”指的是什么?
填空题:诗的最后一句提到“风杨空自吟”,这里的“杨”指的是____。
判断题:诗中表现了对历史的怀念与对亡者的敬仰。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