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1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10:15
广陵岸送北使诗
作者: 阴铿 〔南北朝〕
行人引去节。
送客舟羲归舻。
即是观涛处。
仍为郊赠衢。
汀洲浪已息。
邗江路不纡。
亭嘶背枥马。
樯啭向风乌。
海上春云杂。
天际晚帆孤。
离舟对零雨。
别渚望飞凫。
定知能下泪。
非但一杨朱。
行人引着节令离去,
送客的船只在羲之的桅杆下归航。
这里正是观潮的地方,
依旧是郊外的送别之路。
汀洲的波浪已然平息,
邗江的道路也不再曲折。
亭子里马儿嘶鸣,
桅杆在风中摇曳,乌鸦飞翔。
海上的春云交错,
天边的晚帆孤单。
离开的船在细雨中漂泊,
在别渚上眺望飞翔的野鸭。
我定然知道,
能下泪的并不只是杨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杨朱”出自《战国策》,杨朱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其情感丰富、对友情和爱情的理解深刻,因此在此用以表达离别时的伤感。
作者介绍
阴铿生活在南北朝时期,诗风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悟,其作品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离别的感伤。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送别北使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映射出离别时的心情。
这首《广陵岸送北使诗》以清新自然的景物描写,生动展现了送别的情景与诗人内心的情感。诗开篇以“行人引去节”引入送别的主题,行人与节令的联系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必然。接着,诗人用“送客舟羲归舻”描绘了舟船的归航,展现了一幅生动的送别场景。
诗中通过“汀洲浪已息”与“邗江路不纡”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环境的宁静与安详,这与离别的伤感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亭嘶背枥马”与“樯啭向风乌”则通过声音与动态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海上春云杂”和“天际晚帆孤”的意象,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孤独感。而“离舟对零雨,别渚望飞凫”则让人感受到离别时的无奈与无助,细雨与飞鸟成为情感的象征。
最后以“定知能下泪,非但一杨朱”作结,表明离别之情并不仅限于杨朱的感伤,蕴含着更为深厚的情感。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情感真挚而细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及离别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深刻反映了离别的伤感与对友情的珍惜,表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羲”指的是?
A. 月亮
B. 太阳
C. 星星
D. 风
“离舟对零雨”中的“零雨”形容什么?
A. 大雨
B. 细雨
C. 暴雨
D. 雪
诗中提到的“杨朱”是指什么?
A. 古代的历史人物
B. 一种植物
C. 一种动物
D. 一种乐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阴铿的《广陵岸送北使诗》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阴铿更注重自然描绘与细腻的情感流露,而王勃则在离别中表现出对未来的豪情与壮志,风格各异但都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与离别的感慨。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