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9:44
诗词名称: 古碑
作者: 姚合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荒田一片石,文字满青苔。
不是逢闲客,何人肯读来。
白话文翻译:
这片荒凉的田野上只剩下石碑,上面满是青苔覆盖的文字。不是有闲暇的旅人路过,又有谁愿意停下脚步来阅读这些文字呢?
注释:
- 荒田:荒废的田地,指没有人耕种的土地。
- 石:指石碑,表明古老的记载。
- 文字满青苔:形容石碑上的文字因年久失修而被青苔覆盖,显示出岁月的沧桑。
- 闲客:指路过的旅人,通常是指那些有时间、有闲情的人。
典故解析:
此诗体现了对古老遗迹的感慨。古碑上铭刻的文字象征着历史的沉淀,而荒草萋萋的环境则显得孤寂与无奈。诗中没有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整体情感流露出对历史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合,唐代诗人,字惟仁,号景山,晚号石头。姚合曾任太原尹、工部侍郎等职,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写景抒情见长。其诗多描写自然风光及人生哲理,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古碑》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传承的关键时期。诗人通过对古碑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珍视与对人们疏离历史的惋惜。
诗歌鉴赏:
《古碑》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荒凉的图景,诗人通过“荒田”和“石”二者的对比,强调了历史的无情和人类的遗忘。石碑上曾铭刻的文字是历史的见证,但如今却被青苔覆盖,显得模糊而难以辨识。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也引发对历史的深思。诗句中反复提到的“闲客”,不仅指代偶然路过的人,更隐含了对人们遗忘历史的无奈感。诗人用这种方式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渴望以及对历史的敬畏,体现出一种对人类文明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荒田一片石:描绘出一片荒凉的田野,突显出人迹罕至的景象,石碑作为唯一的遗存显得孤独。
- 文字满青苔:强调石碑上文字的模糊与被覆盖,暗示历史的沉淀和被遗忘。
- 不是逢闲客:提出疑问,谁会在此停留,表明对历史的忽视和遗弃。
- 何人肯读来:表现出对古代文化的渴望与失落,感慨无人愿意去了解这些历史的痕迹。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荒田”与“石”,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文字被青苔覆盖,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无情与孤寂。
- 象征:石碑象征着历史与文化,青苔则是时间的沉淀与遗忘。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古碑的描绘,反映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传承的渴望,表达了对人类文明消逝的无奈与惋惜,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荒田:象征着荒凉与遗忘,代表着被遗弃的历史。
- 石碑: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传承。
- 青苔:时间的象征,代表着历史的沉淀与消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古碑》的作者是?
-
诗中的“闲客”指的是谁?
- A. 有闲情逸致的旅人
- B. 农夫
- C. 学者
- D. 商人
-
诗中提到的“青苔”主要象征什么?
- A. 新生命
- B. 时间的流逝
- C. 富饶的土地
- D. 文明的繁荣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古碑》与杜甫的《春望》:两者均表现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慨,但《古碑》更侧重于对遗忘的忧伤,而《春望》则反映了对时局的忧虑与希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