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0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2:04
清平乐(赠云麓麓道人)
不了。都被红尘老。一粒粟中休道好。弱水竟通蓬岛。孤云漂泊难寻。如今却在。莫趁清风出岫,此中方是无心。
这段时光无法再回头,所有的烦恼都被世俗的尘埃所侵蚀。即使一粒米粒中也难以找到真正的快乐。那弱水流向蓬莱仙岛,孤独的云儿漂泊不定,难以觅得归处。而如今却在此地存在。不要急于随风而出,心中恰恰是在这无心之境。
张炎(生卒年不详),字子美,号稼轩,宋代词人,擅长婉约词,风格清丽。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追求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清平乐》创作于张炎晚年,他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感慨,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理念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清平乐(赠云麓麓道人)》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思考的词作,字句之间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深刻洞察与反思。开篇的“不了”便点明了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逆转,诗人用“红尘”来形容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展现出一种由内心深处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
接着,诗人提到“一粒粟”象征的世俗幸福,暗示即使在最小的事物中也难以寻找到真正的满足,反映了对物质世界的失望。随后的“弱水竟通蓬岛”,则引入了更高层次的追求,表现了人们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孤云漂泊难寻”描绘了一种无依无靠的孤独感,仿佛在暗示着人们的追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而“如今却在”则是诗人对当下心境的认知与接受,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平和与淡然。
最后两句“莫趁清风出岫,此中方是无心”,则是对自我内心状态的总结,提醒人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往往要保持一颗无心的心态,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这种超然的境界,正是诗人希望云麓道人能够领悟的。
不了。都被红尘老。
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世俗烦恼对个人生活的侵蚀。
一粒粟中休道好。
暗示在微小的幸福中无法找到真正的满足,象征着物质生活的空虚。
弱水竟通蓬岛。
以弱水比喻理想与追求,传达出一种向往的情感。
孤云漂泊难寻。
描绘出一种漂泊不定的状态,表达了孤独与无依的感受。
如今却在。
体现了对当下状态的接受,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宁静。
莫趁清风出岫,此中方是无心。
提醒人们在追求理想时,保持一种无心的态度,才能真正体会生活的真谛。
整首词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体现了一种超然与淡泊的生活态度。诗人在词中以自然景物为载体,探讨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的追求,传达出一种深邃的哲理。
这些意象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对理想与现实、孤独与归属的深刻思考。
“红尘”在诗中指代什么?
A. 自然
B. 世俗的烦恼
C. 仙境
诗中提到的“蓬岛”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与追求
C. 孤独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追求物质幸福
B. 超然与淡泊的生活态度
C. 对自然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