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4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49:22
祝英台近(与周草窗话旧)
作者: 张炎 〔宋代〕
水痕深,花信足,寂寞汉南树。
转首青阴,芳事顿如许。
不知多少消魂,夜来风雨。
犹梦到断红流处。最无据。
长年息影空山,愁入庾郎句。
玉老田荒,心事已迟暮。
几回听得啼鹃,不如归去。
终不似旧时鹦鹉。
水中的痕迹深且明显,花信(春天的信号)也已传来,汉南的树木显得孤寂。
我回过头去看青色的阴影,芳草的事情就这样停驻不前。
不知道有多少愁苦,昨夜的风雨让我更加心痛。
仍然梦见那断了的红花流水,真是毫无根据。
多年无影无踪在空山,愁苦融入庾郎的诗句中。
田地因年岁渐老而荒废,心事已至迟暮时分。
几次听到杜鹃的啼鸣,还不如回去。
终究不如往日的鹦鹉那样欢快。
作者介绍:张炎,字文秒,号渔隐,宋代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个人情感,尤其是思乡与离愁。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张炎在回忆往事、与友人话旧时的情景中,流露出对旧时光的眷恋与对现状的感伤,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饱含愁绪的内心世界,开头以“水痕深,花信足”引入,展现了春天的到来与内心的寂寞形成鲜明对比。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复杂的情感。汉南树的孤寂,青阴的停滞,都是对个人情感状态的真实写照。
转到“夜来风雨”,则是情感的高潮,风雨带来的不仅是自然的变化,更是心灵的动荡。梦中“断红流处”的情景,象征着对往事的缅怀与无法回归的无奈。长年隐居在空山中,愁苦的心情如同庾郎的诗句一般,深入人心。
接下来的“玉老田荒”则深刻地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与荒凉,田地的荒废象征着青春与希望的消逝。最后以“几回听得啼鹃,不如归去”作结,表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归去的渴望,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无法言表的惆怅与无奈。
整首词通过细致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示了诗人对往事的深切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情感真挚,画面感强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词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感伤,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孤独与归属的渴望,体现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记忆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水痕深,花信足”中的“花信”指的是什么?
诗中“几回听得啼鹃”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这些分析与学习,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祝英台近》的情感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