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1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6:47
忆旧游·登蓬莱阁
作者:张炎〔宋代〕
问蓬莱何处,风月依然,万里江清。
休说神仙事,便神仙纵有,即是闲人。
笑我几番醒醉,石磴扫松阴。
任狂客难招,采芳难赠,且自微吟。
俯仰成陈迹,叹百年谁在,阑槛孤凭。
海日生残夜,看卧龙和梦,飞入秋冥。
还听水声东去,山冷不生云。
正目极空寒,萧萧汉柏愁茂陵。
这首诗通过问蓬莱阁的位置,感叹如今的风月依旧,江水清澈。无需再谈神仙的事,即使真的有神仙,他们也不过是闲人。笑我几次清醒与醉酒,石阶上树影斑驳。任凭狂放的客人难以招揽,采集芳香的花朵也难以赠送,只好自我吟唱。俯视与仰望都是往昔的痕迹,叹息百年间谁还在,孤独地倚靠在栏杆上。海上的太阳在残夜中升起,看卧龙的梦飞入秋霭。听水声向东流去,山冷得没有云彩。眼前寒气逼人,萧萧的汉柏让人思念茂陵。
作者介绍
张炎,字公权,号听雨,宋代诗人,擅长词,作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情感细腻,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张炎游览蓬莱阁时,受环境影响,感慨人生与历史的无常,流露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思考。
《忆旧游·登蓬莱阁》是一首抒情诗,表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思念及对现实的感慨。诗人在蓬莱阁这一典雅的环境中,问询“蓬莱何处”,引入了对理想境界的追索。接着,诗人淡化了神仙的传说,强调即使有神仙,他们也是无所事事的闲人,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渴望。全诗充满了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尤其是“俯仰成陈迹”的句子,深刻地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人与历史的关系。
诗中用“海日生残夜”描绘了日出时分的壮丽景象,象征着希望与新生。同时,诗人也感受到山冷水流的孤寂,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最后的“萧萧汉柏愁茂陵”则是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思,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气韵悠长,意境深远,展示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热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透过自然景物展现人生无常,流露出对历史的感怀与对未来的迷茫,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蓬莱阁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理想世界
B. 现实生活
C. 神仙居所
D. 游玩的地方
诗中“笑我几番醒醉”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自嘲与无奈
C. 忧伤
D. 对酒的喜爱
“海日生残夜”中“残夜”指的是什么?
A. 温暖的夜晚
B. 夜晚的结束
C. 寒冷的夜晚
D. 漆黑的夜晚
答案:1. A 2. B 3. B
《登高》 - 杜甫
与张炎的作品相比,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叹,但其更多着眼于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的悲壮,情感更加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