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6:01
过酒泉忆杜陵别业
作者: 岑参 〔唐代〕
昨夜宿祈连,今朝过酒泉。
黄沙西际海,白草北连天。
愁里难消日,归期尚隔年。
阳关万里梦,知处杜陵田。
昨夜我在祈连宿住,今早经过酒泉。
黄沙在西边与海相接,白草在北边与天相连。
在愁苦中难以消磨日子,归家的日子还要等到明年。
在阳关的万里之外,我的梦里知道杜陵的田野。
作者介绍:岑参(715年-770年),字子美,晚号“青门山人”,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以豪放奔放的风格和对边塞生活的生动描绘而著称。他的诗歌多表现出游历的感受与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诗人出征途中,经过酒泉时,回忆起与友人杜陵的别业,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期的渴望。
《过酒泉忆杜陵别业》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边塞诗。诗中通过描绘酒泉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首句“昨夜宿祈连,今朝过酒泉”开篇即点明时间与地点,展现了诗人漂泊的状态。接着,诗人用“黄沙西际海,白草北连天”描绘了壮阔而荒凉的自然景观,这种景象不仅呈现了边塞的苍凉,也反衬出诗人的孤独与愁苦。
“愁里难消日,归期尚隔年”这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忧虑与思念,时间的流逝未能减轻愁苦,归家的期盼却又遥遥无期。最后一句“阳关万里梦,知处杜陵田”,则通过阳关这一典型的离别意象,进一步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此句的“万里梦”更是蕴含了对故土无尽的向往与渴望。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十分高妙,通过景与情的交融,展现了边地的壮阔与诗人内心的孤独,表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愁苦,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归途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孤独与漂泊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酒泉”位于哪个省?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
“阳关”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岑参的这首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比较,岑参的作品更加强调个人的情感与思乡,而王之涣则更多表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观与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