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9:16
水非石之鑽,索非木之锯。一日复一日,会有豁时处。
水不是石头的钻,锯也不是木头的锯。一天又一天,终会有豁然开朗的时刻。
魏了翁(约1090—约1150年),字梦得,号了翁,南宋时期的诗人、文人,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崇尚隐逸生活。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国家分裂之时,诗人选择隐居南山,寄情于山水,抒发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向往。
魏了翁的《寄题王才臣南山隐居六首·格斋》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隐士生活的哲学思考。诗中通过对水与石、索与木的比喻,强调了事物本质的对立与和谐,既显示出隐逸生活的宁静与坚持,也反映出对世事的淡然与通透。诗中的“水非石之鑽,索非木之锯”不仅是对工具的描述,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与工具,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一日复一日,会有豁时处”则是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念,尽管日复一日的生活可能平淡无奇,但只要持之以恒,总会迎来转机与开悟,展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在平静中蕴含深意,既有对隐居生活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让人读后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隐士对生活的思考,强调持之以恒的重要性,传达出对未来的信心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体现了魏了翁的隐逸思想。
诗中提到的“水”与“石”分别象征什么?
A. 生命与死亡
B. 柔和与坚硬
C. 欢乐与悲伤
“一日复一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A. 消极
B. 无所谓
C. 坚持与期待
诗中“豁时处”意味着什么?
A. 一种放弃
B. 未来的希望与开朗
C. 逃避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