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6: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6:59
破阵子 辛亥革命老人座谈会上作
作者: 汪东 〔清代〕
黄鹤楼头回望,
黄花岗下重过。
后轸前车堪作鉴,
烈魄英魂总不磨。
青编资网罗。
席次高谭忼爽,
镫前起舞婆娑。
少日同盟谁健者,
白首相亲喜更多。
人民今共和。
在黄鹤楼上回望,
再度走过黄花岗。
前车后轸可作借鉴,
英勇的烈士们的灵魂永不磨灭。
青色的书卷广泛传播。
座位上高谈阔论,
灯前翩翩起舞。
年轻时同盟的英雄,
如今与白发老友相亲,喜悦更多。
人民如今实现了共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生活在辛亥革命时期,对当时的政治和社会动荡有深刻的体验。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辛亥革命后,反映了对革命成果的喜悦,同时也寄托了对革命烈士的缅怀和对未来的希望。诗人在座谈会上作此诗,旨在激励人们继续为国家的前途而奋斗。
《破阵子》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的诗作,作者通过回望历史,表达了对辛亥革命先烈的缅怀以及对新社会的憧憬。开头的“黄鹤楼头回望”便是一种历史的追溯,诗人站在历史的高峰上,眺望过去的战斗与牺牲,充满了深切的怀念和敬意。接下来的“后轸前车堪作鉴”更是强调了从历史中学习的重要性,提醒后人不忘先烈的奋斗。
诗中提到的“青编资网罗”,则表明了知识和文化在革命后社会中的重要性,反映了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最后两句“少日同盟谁健者,白首相亲喜更多”,更是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团结与希望的情感,年轻时的英雄和白发老友的团聚,象征着革命精神的延续与传承。
全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表现了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和对新社会的期许,传达了团结奋进、追求美好生活的主题思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鹤楼”象征什么?
“后轸前车堪作鉴”中的“轸”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人民今共和”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