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2:5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2:55:34
十五夜月
吹彻碧云何处箫,一轮捧出九层霄。
影如秋水无渣滓,光闪明星欲动摇。
万古不磨惟此镜,百年几度是今宵。
愿天月与人俱好,暗把心香岁岁烧。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夜的明月,诗人问何处的笛声吹彻了碧蓝的天空,明月如同被捧出九重天的美景。月影如秋水般清澈,没有任何杂质,星光闪烁,仿佛在微微摇动。千古以来不变的只有这明月,百年来只有几次能在今夜相见。愿天上的明月与人间的情感同样美好,我暗自点燃心香,年年岁岁都愿如此。
“万古不磨惟此镜”一句中的“镜”指的是明月,古人常用月亮象征永恒的美好与纯洁。明月在古诗中频频出现,常常与思乡、思念相联系。
席佩兰,清代女诗人,出生于浙江,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情,风格清新脱俗,充满女性的细腻情感。
《十五夜月》创作于中秋之际,正值团圆佳节,诗人通过描绘月亮与夜空,表达了对亲人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十五夜月》是一首典型的描写中秋明月的诗,诗人通过清丽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中秋夜的美丽与宁静。开篇两句以“箫声”引入,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氛围,仿佛在寻觅那吹彻碧空的乐音。随后的描写则将目光转向了明亮的月亮,诗人用“捧出九层霄”形象地展现了月亮的高远与美丽。
在描绘月影时,诗人用“影如秋水无渣滓”来表达月光的清澈与纯净,增强了读者的视觉感受。此外,诗中提到的“万古不磨惟此镜”,不仅彰显了明月的恒久不变,也暗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追求。最后两句则将情感升华,表达了对爱情与美好生活的祝愿,体现了对月亮的深切情感与思念。
整首诗韵律和谐,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向往,表达了对月亮的赞美以及对团圆与爱情的渴望。
诗中“箫”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植物
C. 一种动物
答案:A
“万古不磨惟此镜”中“镜”指的是什么?
A. 镜子
B. 明月
C. 生活
答案:B
“影如秋水无渣滓”表达了月影的什么特点?
A. 清澈
B. 灰暗
C. 明亮
答案:A
李白《静夜思》: 同样描写了月亮与思乡之情。李白的诗中更加强调了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而席佩兰则更注重与亲情、爱情的结合,体现了女性的细腻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