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3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37:02
作者: 杨慎 〔明代〕
登顿处,萝磴几回扪。檐葡林中消永日,松篁影里荫芳尊。归路已黄昏。
在高处登上去,几次触摸那蜿蜒的青苔石阶。檐下的葡萄在林中消磨着漫长的日子,松竹影中为美酒增添了阴凉。归家的路已是黄昏时分。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描绘的场景和意象反映了明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情感寄托。
作者介绍: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止庵,明代文学家,擅长诗词、散文,曾任官职,后因政治原因被贬,晚年多游历四方。他的诗风细腻而富有情感,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望江南 其十四》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黄昏时分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悠然的氛围。诗的开头“登顿处,萝磴几回扪”,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触摸蜿蜒阶梯的情景,仿佛在追忆过去的点滴。接着“檐葡林中消永日”则通过对葡萄的描写,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平淡。最后一句“归路已黄昏”则暗示着归家的渴望与归途的孤独,令整首诗充满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中对于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华,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松竹影、芳尊等意象的运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清幽而宁静的生活状态。全诗虽短,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归途的无奈与感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归属的渴望,表现出个人在自然与世俗之间的思考与挣扎。
诗词测试:
诗中“萝磴”是指什么?
诗句“归路已黄昏”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