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襄阳蹋铜蹄歌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7 21:26:59

诗句

生长宛水上,从事襄阳城。

一朝遇神武,奋翼起先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1:26:59

原文展示: 襄阳蹋铜蹄歌三首 其二 沈约 〔南北朝〕 生长宛水上,从事襄阳城。一朝遇神武,奋翼起先鸣。

白话文翻译: 在宛水边长大,来到襄阳城工作。某天遇到了英明神武的领袖,便振奋精神,率先发声。

注释:

  • 宛水:古代河流名,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
  • 从事:指工作或服务。
  • 襄阳城:古代城市名,位于今湖北省襄阳市。
  • 神武:形容英明神武的领袖。
  • 奋翼:比喻振奋精神,积极行动。
  • 起先鸣:率先发声,指积极响应或带头行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约(441-513),字休文,南朝梁代文学家、史学家,与萧统、刘勰并称“南朝三才”。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善于运用典故和修辞手法,对后世影响深远。此诗可能是在沈约服务于襄阳时所作,表达了对英明领袖的敬仰和自身的积极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沈约服务于襄阳期间,遇到了一位英明的领袖,感到振奋和鼓舞,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英明领袖的敬仰和自身的积极态度。首句“生长宛水上,从事襄阳城”交代了作者的背景和所处环境,为后文的情感表达做了铺垫。第二句“一朝遇神武,奋翼起先鸣”则通过“神武”和“奋翼”两个意象,生动地描绘了作者遇到英明领袖后的振奋心情和积极行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沈约诗歌的清新风格和深刻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生长宛水上,从事襄阳城”:这两句交代了作者的出生地和当前的工作地点,为后文的情感表达做了铺垫。
  2. “一朝遇神武,奋翼起先鸣”:这两句通过“神武”和“奋翼”两个意象,生动地描绘了作者遇到英明领袖后的振奋心情和积极行动。

修辞手法:

  • 比喻:“奋翼”比喻振奋精神,积极行动。
  • 拟人:“起先鸣”拟人化地表达了作者积极响应或带头行动的态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英明领袖的敬仰和自身的积极态度。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作者传达了遇到英明领袖后的振奋心情和积极行动的决心。

意象分析:

  • “宛水”:象征作者的出生地,带有家乡的情感色彩。
  • “襄阳城”:象征作者的工作地点,带有责任和使命的意味。
  • “神武”:象征英明的领袖,带有敬仰和信任的情感。
  • “奋翼”:象征振奋精神,积极行动,带有决心和动力的意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沈约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朝 B. 宋朝 C. 南北朝 D. 明朝

  2. 诗中的“宛水”位于今天的哪个省份? A. 河南省 B. 湖北省 C. 湖南省 D. 河北省

  3. 诗中的“神武”指的是什么? A. 英明的领袖 B. 神兽 C. 武器 D. 神庙

答案:1. C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襄阳城》(杜甫):这首诗也是描写襄阳城的,可以与沈约的诗进行对比,体会不同诗人的风格和情感表达。

诗词对比:

  • 《登襄阳城》(杜甫)与《襄阳蹋铜蹄歌三首 其二》(沈约):两首诗都以襄阳城为背景,但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而沈约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英明领袖的敬仰和自身的积极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沈约诗选》:收录了沈约的多首诗歌,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背景和沈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采桑子 春官 采桑子 孟夏 采桑子 其二 兰为横波夫人所绘 采桑子三首 其三 采桑子 寄赤豹 采桑子 题画 采桑子 采桑子 其二 除夕宿西坝,停电无灯 采桑子 其九 采桑子·邻圃淡黄美人蕉一种,君达绝爱赏之,为致数本,戏以小词媵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谲险 弓字旁的字 自字旁的字 王公贵戚 深稽博考 单耳刀的字 逸爵 脑殻 吴蜀 养魄 門字旁的字 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玉结尾的成语 挺身而斗 析微察异 并存不悖 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