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北山》

时间: 2025-07-30 19:39:34

诗句

南山烟雨霏,北山风露多。

衣沾非所惜,屦湿知如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9:39:34

原文展示: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北山 张栻 〔宋代〕

南山烟雨霏,北山风露多。衣沾非所惜,屦湿知如何。

白话文翻译:

南山被烟雨笼罩,北山则风露较多。衣服被沾湿并不在意,鞋子湿了又该如何呢?

注释:

  • 烟雨霏:形容南山被细雨和轻烟所笼罩。
  • 风露多:指北山上的风和露水较多。
  • 衣沾:衣服被露水或雨水沾湿。
  • 屦湿:鞋子被水浸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为曾氏山园所作的十一首诗之一,描绘了山园南北两山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感受和对物质条件的淡泊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南山和北山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和深刻体验。南山烟雨霏霏,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感;北山风露多,则显得更加清新和自然。作者对衣物被沾湿并不在意,更关心的是鞋子是否湿透,这种对物质条件的淡泊态度,反映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学思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超然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山烟雨霏”:描绘南山被烟雨笼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 “北山风露多”:对比北山,强调其风露较多的自然特征,给人一种清新和自然的感觉。
  • “衣沾非所惜”:表达了对衣物被沾湿的无所谓态度,显示出作者对物质条件的淡泊。
  • “屦湿知如何”:关心鞋子是否湿透,反映了作者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真实感受。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南山和北山的对比,突出了两山的不同自然特征。
  • 拟人:将烟雨和风露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物质条件的淡泊态度,体现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学思想。

意象分析:

  • 烟雨:象征着朦胧和神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 风露:代表着清新和自然,强调了与自然的亲近和融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山和北山的自然特征分别是什么? A. 南山烟雨霏,北山风露多 B. 南山风露多,北山烟雨霏 C. 南山风露多,北山风露多 D. 南山烟雨霏,北山烟雨霏

  2. 作者对衣物被沾湿的态度是怎样的? A. 非常在意 B. 无所谓 C. 感到烦恼 D. 感到高兴

  3. 诗中提到的“屦湿”是指什么? A. 衣服湿了 B. 鞋子湿了 C. 帽子湿了 D. 手套湿了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深刻感悟和对物质条件的淡泊态度。
  • 吕祖谦的《题临安邸》:描绘了临安的自然风光,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词对比:

  • 张栻的《题曾氏山园十一咏·北山》与朱熹的《观书有感》: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物质条件的淡泊态度,但前者更注重对自然美的描绘,后者则更侧重于对读书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诗作,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的创作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番禺道中 次韵宗道御史过峡 万安县邂逅一楼偏高明旧有公略张宪佥和刘素庵一诗用题于左 题碧涧堂 鄱阳和程世良 九日鄱江里同行诸公 鄱阳道中 题韩文公祠 题式之诗卷后 同鹿门少年马绍隆冥游诗。忆荆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暮结尾的成语 鹰拿雁捉 包含评的成语 提手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包含畜的词语有哪些 明目达聪 云山雾罩 灰开头的成语 何足 谈虎色变 杳窕 伏尸流血 尽如人意 无所忌惮 火计 韭字旁的字 厂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