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北山》

时间: 2025-05-01 01:26:06

诗句

南山烟雨霏,北山风露多。

衣沾非所惜,屦湿知如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6:06

原文展示: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北山 张栻 〔宋代〕

南山烟雨霏,北山风露多。衣沾非所惜,屦湿知如何。

白话文翻译:

南山被烟雨笼罩,北山则风露较多。衣服被沾湿并不在意,鞋子湿了又该如何呢?

注释:

  • 烟雨霏:形容南山被细雨和轻烟所笼罩。
  • 风露多:指北山上的风和露水较多。
  • 衣沾:衣服被露水或雨水沾湿。
  • 屦湿:鞋子被水浸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为曾氏山园所作的十一首诗之一,描绘了山园南北两山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感受和对物质条件的淡泊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南山和北山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和深刻体验。南山烟雨霏霏,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感;北山风露多,则显得更加清新和自然。作者对衣物被沾湿并不在意,更关心的是鞋子是否湿透,这种对物质条件的淡泊态度,反映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学思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超然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山烟雨霏”:描绘南山被烟雨笼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 “北山风露多”:对比北山,强调其风露较多的自然特征,给人一种清新和自然的感觉。
  • “衣沾非所惜”:表达了对衣物被沾湿的无所谓态度,显示出作者对物质条件的淡泊。
  • “屦湿知如何”:关心鞋子是否湿透,反映了作者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真实感受。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南山和北山的对比,突出了两山的不同自然特征。
  • 拟人:将烟雨和风露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物质条件的淡泊态度,体现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学思想。

意象分析:

  • 烟雨:象征着朦胧和神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 风露:代表着清新和自然,强调了与自然的亲近和融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山和北山的自然特征分别是什么? A. 南山烟雨霏,北山风露多 B. 南山风露多,北山烟雨霏 C. 南山风露多,北山风露多 D. 南山烟雨霏,北山烟雨霏

  2. 作者对衣物被沾湿的态度是怎样的? A. 非常在意 B. 无所谓 C. 感到烦恼 D. 感到高兴

  3. 诗中提到的“屦湿”是指什么? A. 衣服湿了 B. 鞋子湿了 C. 帽子湿了 D. 手套湿了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深刻感悟和对物质条件的淡泊态度。
  • 吕祖谦的《题临安邸》:描绘了临安的自然风光,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词对比:

  • 张栻的《题曾氏山园十一咏·北山》与朱熹的《观书有感》: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物质条件的淡泊态度,但前者更注重对自然美的描绘,后者则更侧重于对读书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诗作,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的创作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九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 其一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五首 再和伯常见寄 送许先辈尉宗城 送张景淳知邵武军 虞部刘员外约游金明光以贱事失期刘惠诗见嘲 秦入 孟尝君歌 园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鹤发松姿 鼎字旁的字 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户字头的字 靑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大直若诎 乐山爱水 穴宝盖的字 老开头的成语 酬燕 滞讼 太坛 投置闲散 人黎 鼍吟 逆道乱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