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1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19:35
霜天晓日鉴中新,
眼力由来未见真。
万古茫茫一尘迹,
天山无际天无垠。
在霜天清晨,晨光照耀在湖面上,
我的视力从来没有见过真实的景象。
万古以来,渺小的尘埃在广阔的天地间消失,
天山无边无际,天空也没有尽头。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了哲学思考的深邃。诗中所表现的“万古”和“天山”意象,常常在古诗中用来表达对时间与空间的思索。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以清新脱俗而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生命的感悟。其诗风清新淡雅,融入了细腻的观察和深邃的思考。
此诗写于霜天清晨,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这个时间点,诗人或许在面对大自然的浩瀚时,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和生命的短暂。
李弥逊的《留题鉴远楼三首》通过简单的意象展现了深刻的哲理。首句“霜天晓日鉴中新”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宁静场景,霜天象征着寒冷与清新,暗示诗人内心的清醒与冷静。接下来的“眼力由来未见真”则引导读者思考,眼前的景象是否真的能代表真实的世界,反映出诗人对真理的追求与认知的限制。
“万古茫茫一尘迹”则是对时间的思考,万古的时间在诗人眼中一瞬即逝,尘埃的痕迹象征着生命的渺小与短暂。最后一句“天山无际天无垠”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的辽阔与人生命的渺小,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哲思。
整首诗运用简练的语言,结合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哲学的深度,让读者在细腻的描写中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思考。李弥逊通过这种方式,既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也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思索。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探讨了生命的渺小与对真理的追求,表现出一种哲学思考,强调人类在宇宙面前的微不足道,激发读者对生命与存在的深刻反思。
“霜天晓日鉴中新”中“鉴”指的是什么?
“万古茫茫一尘迹”表达了怎样的哲理?
诗中提到的“天山”象征什么?
王之涣《登鹳雀楼》:
李白《将进酒》:
这两首诗与李弥逊的作品在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的思考上有相似之处,但各自的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