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0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01:20
次韵徐持志见寄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绣衣归卧水云乡,
湛辈犹怀岘首羊。
似我鹄乌忘白黑,
知君牝牡失骊黄。
静中禅缚应超脱,
别后祠锋底激昂。
投老穷途各千里,
不须留颖见锥囊。
这首诗的意思是:
穿着华丽衣服的我,在水云之间归卧,
即使是湛辈(指友人)仍怀念岘首的羊群。
就像我这只白鹤和乌鸦,忘却了黑白之分,
你我之间的情谊,却失去了那骊黄的马。
在静谧中,禅意缠绕,似乎能超脱世俗,
分别之后,我的激情在庙堂之下仍然高昂。
即使老去,走向贫穷之途,各自遥远,
也不需要留恋那锋利的锥子和囊袋。
李弥逊(生卒年不详),字持志,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李弥逊的诗歌多以自然、人生哲理为题材,融入个人情感,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惜。
这首诗是在李弥逊收到友人徐持志的来信后所作,表达了对友谊的思念和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禅意的思考。诗中提到的意象和情感,展示了他在江南水乡生活的背景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李弥逊的《次韵徐持志见寄》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诗中通过描写个人的生活状态与对友人的思念,表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开头两句,作者以“绣衣归卧水云乡”展开,展现了一个闲适的生活场景,然而“湛辈犹怀岘首羊”却暗示着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体现了生活的对比与哲理的思考。
随后,诗人以“似我鹄乌忘白黑”表达了对自身的反思,白鹤与乌鸦的对比,象征着不同的身份和选择,让人思考生命的本质。在静谧的环境中,诗人仿佛获得了某种超脱,体现了对禅意的理解。接下来的“别后祠锋底激昂”更是展示了他在友人离别后的激昂情感,尽管生活的道路各自千里,却依然保持着内心的激情。
诗的结尾“投老穷途各千里,不须留颖见锥囊”则是一种对人生无常和物质追求的淡然态度,强调了内心的安宁和对友谊的珍视。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李弥逊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深邃的哲思。
整首诗通过对友谊的珍惜与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世的超脱,体现了李弥逊对生命深刻的理解与哲理的探索。
李弥逊的《次韵徐持志见寄》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友谊的珍惜
B. 对金钱的追求
C. 对权力的渴望
诗中“绣衣”指的是什么?
A. 贫穷的生活
B. 华丽的衣服
C. 朋友的信件
“似我鹄乌忘白黑”的含义是?
A. 忘记一切烦恼
B. 忘却事物的对立
C. 失去对生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