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徐持志见寄》

时间: 2025-04-30 06:01:20

诗句

绣衣归卧水云乡,湛辈犹怀岘首羊。

似我鹄乌忘白黑,知君牝牡失骊黄。

静中禅缚应超脱。

别后祠锋底激昂。

投老穷途各千里,不须留颖见锥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01:20

原文展示:

次韵徐持志见寄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绣衣归卧水云乡,
湛辈犹怀岘首羊。
似我鹄乌忘白黑,
知君牝牡失骊黄。
静中禅缚应超脱,
别后祠锋底激昂。
投老穷途各千里,
不须留颖见锥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穿着华丽衣服的我,在水云之间归卧,
即使是湛辈(指友人)仍怀念岘首的羊群。
就像我这只白鹤和乌鸦,忘却了黑白之分,
你我之间的情谊,却失去了那骊黄的马。
在静谧中,禅意缠绕,似乎能超脱世俗,
分别之后,我的激情在庙堂之下仍然高昂。
即使老去,走向贫穷之途,各自遥远,
也不需要留恋那锋利的锥子和囊袋。

注释:

  • 绣衣:指华丽的衣服,象征身份和地位。
  • 岘首:岘山的山顶,指代特定的地理位置。
  • 鹄乌:鹄为白鹤,乌为乌鸦,象征不同的身份和境遇。
  • 牝牡:雌雄,指代两种事物的对立。
  • 禅缚:禅意的束缚,暗示超然的境界。
  • 祠锋:庙宇的锋芒,指代精神上的激昂。
  • 锥囊:锥子和囊袋,象征物质利益和世俗执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生卒年不详),字持志,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李弥逊的诗歌多以自然、人生哲理为题材,融入个人情感,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李弥逊收到友人徐持志的来信后所作,表达了对友谊的思念和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禅意的思考。诗中提到的意象和情感,展示了他在江南水乡生活的背景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李弥逊的《次韵徐持志见寄》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诗中通过描写个人的生活状态与对友人的思念,表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开头两句,作者以“绣衣归卧水云乡”展开,展现了一个闲适的生活场景,然而“湛辈犹怀岘首羊”却暗示着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体现了生活的对比与哲理的思考。

随后,诗人以“似我鹄乌忘白黑”表达了对自身的反思,白鹤与乌鸦的对比,象征着不同的身份和选择,让人思考生命的本质。在静谧的环境中,诗人仿佛获得了某种超脱,体现了对禅意的理解。接下来的“别后祠锋底激昂”更是展示了他在友人离别后的激昂情感,尽管生活的道路各自千里,却依然保持着内心的激情。

诗的结尾“投老穷途各千里,不须留颖见锥囊”则是一种对人生无常和物质追求的淡然态度,强调了内心的安宁和对友谊的珍视。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李弥逊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深邃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绣衣归卧水云乡:华丽的衣服让我在水云之间安静地休息,引入诗人的生活状态。
  2. 湛辈犹怀岘首羊:友人仍然怀念岘首的羊,表现出对过往的怀念。
  3. 似我鹄乌忘白黑:自我反思中,忘却了事物的对立,象征着心境的变化。
  4. 知君牝牡失骊黄:了解彼此的关系,却失去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5. 静中禅缚应超脱:在宁静中,禅意缠绕,似乎可以超越一切。
  6. 别后祠锋底激昂:分别后,内心的激情仍然高昂,表达对友谊的珍视。
  7. 投老穷途各千里:即使老去,各自走向不同的道路,反映人生的无常。
  8. 不须留颖见锥囊:无需留恋物质享受,强调内心的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鹄乌”比喻不同的身份,表达对自身的思考。
  • 对仗:诗中“牝牡”和“白黑”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水云、岘首、锥囊等意象,构建了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谊的珍惜与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世的超脱,体现了李弥逊对生命深刻的理解与哲理的探索。

意象分析:

  • 绣衣:象征身份与地位,体现了生活的富足与安宁。
  • 水云乡:代表宁静、美好的自然环境,营造出悠然自得的氛围。
  • 岘首羊:象征过往的美好回忆,引发对友人的思念。
  • 鹄乌:象征不同的选择和身份,反映内心的挣扎与思考。
  • 禅缚:象征超然的境界,表达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弥逊的《次韵徐持志见寄》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友谊的珍惜
    B. 对金钱的追求
    C. 对权力的渴望

  2. 诗中“绣衣”指的是什么?
    A. 贫穷的生活
    B. 华丽的衣服
    C. 朋友的信件

  3. “似我鹄乌忘白黑”的含义是?
    A. 忘记一切烦恼
    B. 忘却事物的对立
    C. 失去对生活的兴趣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秦观《鹊桥仙》:同样表达对友谊和爱情的珍惜。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了对朋友的思念,但更为沉重,展现了生活的艰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虽然主题是别离,但更突出对自然的描写和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李弥逊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李弥逊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梦仙花卉横幅 孤山归寓,成小诗书扇,贻王海帆先生 冬日月满楼晚眺 别父母绝句 题汴邸 中山既事 【般涉调】耍孩儿 咏鼓 为丹霞一众募布 梅影 露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米字旁的字 包含械的词语有哪些 鸟字旁的字 位不期骄 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爱如己出 执势 深扃固钥 八字旁的字 鱼水之爱 停酸 辵字旁的字 宸札 带河厉山 星津 士穷见节 比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