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7:16
朝发光林寺,崎岖渡复攀。
抠衣缘翠湿,侧足下苍顽。
急雨欲平涧,断云时见山。
祗应超胜地,行路未尝难。
早晨从光林寺出发,沿着崎岖的小路渡过河流再攀登。
衣服沾湿了翠绿的水草,侧脚踩在苍劲的岩石上。
急促的雨水似乎要让溪涧平静,偶尔透过断云看到山峰。
我想这里一定是个胜地,行走在路上并不觉得困难。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光林寺”可能指代某个真实存在的寺庙,反映出作者对自然与宗教圣地的向往。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李弥逊在游历过程中写的,表达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旅行的感悟。
这首《发光林寺》描绘了一幅动人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开篇的“朝发光林寺”开宗明义,表明了诗人出发的地点和时间,给人以清晨出发的清新感。接下来的“崎岖渡复攀”体现了旅行的艰辛,但在艰难的旅途中,诗人却并没有感到困扰,反而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使他体会到行路的乐趣。
在诗中,诗人描写了路途中的细节,如湿润的衣服和坚硬的岩石,增强了诗的真实感和代入感。尤其是“急雨欲平涧,断云时见山”两句,展现了雨后山水的变化与美丽,给人以生动的视觉冲击。最后一句“祗应超胜地,行路未尝难”不仅总结了前文的艰辛旅途,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胜地的向往,仿佛在说:虽然旅途困难,但美好的景色却值得这一切的付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敬仰,表达了在艰难旅途中的乐观态度,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诗词测试:
李弥逊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诗中提到的“光林寺”主要象征什么?
A. 旅行的疲惫
B. 心灵的归宿
C. 自然的险恶
D. 诗人的孤独
诗中“急雨欲平涧”表现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A. 平静的溪流
B. 暴雨的来临
C. 皑皑白雪
D. 炎炎夏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该诗的全面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发光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