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2:27
正月十五日与兄弟清坐灯下不饮取黄精荔子甘
江城无地可开颜,学剪星裘闭户看。
手擘方红调儿女,漫将一笑当追欢。
在正月十五这天,我和兄弟们静坐在灯下,虽然不饮酒,却取出黄精和荔子来享用。
江城之中无处可让人开怀,索性学着剪星裘(星星的形状)在家中观赏。
手中剖开红色的食物,调侃儿女,随意的一笑便可取代欢乐。
本诗并没有明显引用的历史典故,但提到的“正月十五”与“元宵”习俗相关,元宵节是庆祝团圆、赏灯、吃元宵的日子,承载了对家庭团聚、幸福生活的向往。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清新、质朴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生活情趣和自然景色,常有对人情世故的细腻观察。
此诗创作于元宵节,作者与兄弟共度佳节,虽不饮酒,却通过食物和语言交流,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团聚的珍惜。
此诗表现了诗人与兄弟们在元宵节的惬意生活。开篇以“江城无地可开颜”引入,隐含着对环境的无奈,但接下来的描写却显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作者选择不饮酒,而是与兄弟们共享黄精和荔子,显示出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与珍惜。在这欢聚的时刻,虽然没有华丽的酒席,但他们的笑声和轻松的交流构成了另一种形式的欢乐。
诗中“学剪星裘”之句,生动地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欣赏,诗人似乎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和理解世界。最后一句“漫将一笑当追欢”更是将诗的主题推向高潮,强调了微笑与快乐之间的直接联系,传达出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整体上,诗歌简洁而富有情感,通过平实的语言传递出深刻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体现了在简单的生活中寻求快乐与满足的主题,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与温暖,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正月十五的节日是什么?
“剪星裘”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食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