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子夜四时歌 其十五》

时间: 2025-08-01 12:12:42

诗句

娉婷扬袖舞,阿那曲身轻。

照灼兰光在,容冶春风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12:12:42

原文展示:

娉婷扬袖舞,阿那曲身轻。照灼兰光在,容冶春风生。

白话文翻译:

这一首诗描绘了一位舞者轻盈的舞姿,仿佛她在翩翩起舞,挥动着衣袖,身姿优雅。她的舞姿如兰花般光彩照人,春风中更显得容貌动人。

注释:

  • 娉婷:形容女子姿态轻盈、优雅的样子。
  • 扬袖:指舞者在舞蹈中挥动衣袖,展现出优雅的动作。
  • 阿那:此处指代舞者,形容其姿态轻柔。
  • 曲身轻:形容舞者的身姿灵活轻盈。
  • 照灼:形容光辉灿烂,照耀的样子。
  • 兰光:比喻兰花的光辉,象征美丽、优雅。
  • 容冶:形容容貌美丽。
  • 春风生:指春风中生发出的美丽情景,象征着生机与美好。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兰光”和“春风”可联想到中国古代文化中对兰花的赞美,兰花常被视为高洁、美丽的象征,常与文人雅士的气质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此诗作者为佚名,创作于魏晋时期,代表了这一时期文人对自然美和人生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但文学艺术却得以繁荣,文人们在困境中追求精神的自由与美的理想,以诗词表达内心的情感。

诗歌鉴赏:

《子夜四时歌 其十五》以舞者的形象为中心,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出她轻盈灵动的舞姿。全诗在语言上优美而流畅,形象生动,带给人一种视觉和情感的双重享受。诗中通过“娉婷扬袖舞”描绘舞者的优雅姿态,再通过“照灼兰光在”把她的美丽与兰花的光辉相提并论,展现出一种高雅的气质。整个诗句充满了春天的气息,给人以生机与美好的感觉。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以及人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柔美形象的追求。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舞者的赞美,更是一种对生命美好的礼赞,提醒我们珍视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娉婷扬袖舞:描绘舞者轻盈的舞姿,体现出其优雅和灵动。
  2. 阿那曲身轻:进一步塑造舞者的形象,强调其柔软、轻盈的身形。
  3. 照灼兰光在:将舞者的光辉与兰花的光彩相提并论,强调其美丽、出众。
  4. 容冶春风生:表达了在春风中,舞者的美丽与生机勃勃的春天互相辉映。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舞者的光辉比作兰花的光辉,突出其美丽。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对仗的美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舞者的优美姿态,传达了对美的向往和赞美,反映了人们对生命、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娉婷:象征着女性的优雅与柔美。
  • 兰光:象征着高洁的美丽,代表着文人雅士的气质。
  • 春风:象征着生机与活力,预示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娉婷扬袖舞”中的“娉婷”是指什么? A. 形容舞者的姿态
    B. 形容舞者的服饰
    C. 形容舞者的舞蹈风格

  2. “照灼兰光在”中的“兰光”指代什么?
    A. 明亮的阳光
    B. 兰花的光辉
    C. 美丽的星光

  3.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忧伤
    B. 喜悦
    C.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子夜四时歌 其十五》和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但表现的方式不同。前者通过描绘舞者的优雅,后者通过饮酒的豪情,展现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魏晋南北朝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大全》

相关查询

玉楼春(印眉) 青松赠林子 渔家傲 二月雪 送同年史褒之武功尉 夜闻春风有感奉寄同院子华紫微长文景仁 和圣俞李侯家鸭脚子 折刑部海棠戏赠圣俞二首 寄子山待制二绝 明妃小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荦荦大者 丿字旁的字 选歌试舞 汗下如流 舐糠及米 巛字旁的字 尢字旁的字 牺牲品 取与不和 鸳屧 方字旁的字 包含狞的词语有哪些 钗荆 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彐字旁的字 衔怒 逼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