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子山待制二绝》

时间: 2025-04-23 14:43:25

诗句

闻君屡醉赏红英,落尽残花酒未醒。

嗟我落花无分看,莫嫌狼藉扫中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4:43:25

原文展示:

闻君屡醉赏红英,落尽残花酒未醒。
嗟我落花无分看,莫嫌狼藉扫中庭。

白话文翻译:

听说你常常喝醉酒,欣赏那盛开的红花,等到花儿凋零,依然未醒于酒中。
我感叹我自己却无法欣赏那些落花,希望你不要嫌弃我在庭院中扫起的狼藉。

注释:

  • 闻君:听说你。
  • 屡醉:多次醉酒。
  • 红英:指红色的花朵。
  • 落尽:花瓣全部凋落。
  • 残花:指已经凋零的花。
  • 酒未醒:喝醉了酒还没有醒来。
  • :感叹、叹息。
  • 无分看:没有机会去欣赏。
  • 狼藉:形容杂乱无序的样子。
  • 扫中庭:在庭院中打扫。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红英”可理解为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美好与青春的短暂。而“酒未醒”则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感伤。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和诗人。他以散文和诗词著称,尤其是他的词在宋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欧阳修晚年,可能与他对人生的感悟有关,表现了他对朋友的关心,也流露出自己对生活的淡淡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寄子山待制二绝》通过对比诗人和朋友的状态,勾勒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无奈。诗的开头提到“屡醉”,展现了朋友在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时光,诗人则因落花而感到失落。这里的“醉”和“醒”不仅仅是对酒的描述,更是对生活态度的反映。朋友在花前饮酒,沉浸于美景,而诗人却因落花而感到无法分享这种美好,表现出一种孤独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失落。

“莫嫌狼藉扫中庭”一句,透出诗人对朋友的期望与自我安慰。虽然他无法欣赏花开之美,却希望朋友能够理解他的处境,这种情感让整首诗显得更为深刻。诗中通过花与酒的意象,表现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启示我们应珍惜眼前的美好。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闻君屡醉赏红英:听说你经常喝醉酒,沉浸在红花中,表现出朋友的潇洒与享乐。
    2. 落尽残花酒未醒:花瓣已经落尽,而你仍然沉醉在酒中,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3. 嗟我落花无分看:我感叹自己无法欣赏这些落花,表达了一种失落与无奈。
    4. 莫嫌狼藉扫中庭:希望你不要嫌弃我打扫后的凌乱,流露出对朋友的期望与自我解脱。
  • 修辞手法: 本诗使用了对比手法,朋友的醉与诗人的清醒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使用了意象,如“红英”“残花”,象征着生命的美丽与短暂。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对自己处境的反思,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 红英:象征着青春与美好,代表着生活中的乐趣。
  • 落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的消逝,体现了人生的无常。
  • :象征着享受与逃避,反映出对现实的不同态度。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屡醉”指的是什么?

      • A. 常常喝醉酒
      • B. 一次喝醉酒
      • C. 不喝酒
      • D. 醉酒后醒来
    2. 诗人对朋友的状态是怎样的?

      • A. 赞美
      • B. 嫉妒
      • C. 关心
      • D. 无所谓
  • 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诗词对比: 比较欧阳修的《寄子山待制二绝》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均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人生的感慨,但李白更强调个人情感的宣泄,而欧阳修则更注重与朋友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对生活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题槿花 上湖南崔中丞 闻笛(一作李益诗) 长安秋夕(一作中秋感怀) 入剑门 云梦故城秋望 题云公山房(一作权德舆诗,又作杨巨源诗)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八月十五日 采莲曲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投刃皆虚 附炎趋热 同利相死 舌字旁的字 横科暴敛 飠字旁的字 册免 出洋相 口字旁的字 弃之如敝屐 赫赫英名 毛字旁的字 股战胁息 西鄙 采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