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5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0:24
采采荆山铜,铸经菱花镜。持以照妾容,芳华知不更。
在荆山上采集铜矿,铸造成雕刻着菱花的镜子。拿着它照照我的容颜,芳华是否依然如故?
此诗未直接引用典故,但“照镜”这一行为在古诗词中常常用作自我反省和追忆青春的象征。照镜可以看见自己的容颜,常常引发对过往青春的思考。
郑学醇(约1580-1645),明代诗人,字子昇,号白山,江苏人。他以词清丽、雅致著称,常描绘女性的柔美与情感,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生活。
《子夜歌》系列诗作是郑学醇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明朝末年,社会动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逝去青春的感慨。
《子夜歌四首》其三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青春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诗中用“荆山铜”与“菱花镜”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对美的追求,虽然采集铜和铸造镜子是艰辛的过程,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令人心醉的美丽。持镜照容的动作,既是对自我的审视,也是一种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这里的“芳华知不更”更是点出诗人对青春的无奈与留恋,时光虽不可逆转,但仍然希望在某个瞬间能够永驻美丽。
整首诗通过对美的追求和对青春的回望,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荆山铜”主要象征什么?
A. 美丽
B. 努力与艰辛
C. 时光流逝
答案:B
“芳华知不更”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对美的追求
B. 对青春的流逝
C. 对财富的渴望
答案:B
诗中主角持镜照容的动作意在表达什么?
A. 自我审视
B. 对他人的羡慕
C. 对未来的期盼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