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北郭闲思》

时间: 2025-05-01 01:35:43

诗句

山前山后是青草,尽日出门还掩门。

每思骨肉在天畔,来看野翁怜子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5:43

原文展示:

北郭闲思
作者: 曹邺 〔唐代〕

山前山后是青草,
尽日出门还掩门。
每思骨肉在天畔,
来看野翁怜子孙。


白话文翻译:

在山前山后满是青草,
我整天出门却又关上大门。
每当思念远方的亲人,
不禁想到老人在这里关心后代。


注释:

字词注释:

  1. 北郭:指北边的村落或城镇。
  2. 青草:绿草,象征生机和自然。
  3. 尽日:整天,表示时间的延续。
  4. 骨肉:指亲人,血缘关系的象征。
  5. 天畔:天边,表示远方或他乡。
  6. 野翁:乡野中的老人,象征朴素的乡村生活。
  7. :怜爱、关心。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骨肉”一词常用来表示亲情,体现了对家族的思念。“野翁”则可以联想到古代士人对乡土的眷恋和对老人的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邺,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主要以其写景抒情的诗作而闻名,作品多以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故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流亡的时期。诗人身处北郭,面对自然景象,思念远方的亲人,反映了对家庭的眷恋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北郭闲思》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思念。诗中“山前山后是青草”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腻观察与热情。接着,诗人“尽日出门还掩门”,则透出一种孤独与内心的矛盾,虽然身处美丽的自然中,却心有所属,无法忘怀远方的亲人。

“每思骨肉在天畔”一句,情感愈加深沉,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尤其是在异乡的游子,心中对家族的牵挂更加明显。最后一句“来看野翁怜子孙”,则将思念的情感与对乡土的依恋交织在一起,描绘了乡村老人对后代的关爱和期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自然与人情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前山后是青草:描绘出自然环境的美丽,青草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2. 尽日出门还掩门:表现出诗人在外游历却又有归属感,内心的矛盾与孤独。
  3. 每思骨肉在天畔: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怀念,突显出对家族的依恋。
  4. 来看野翁怜子孙:展现乡村生活的情感,表达对后代的关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草比作生命的象征,营造出鲜活的场景。
  • 对仗:如“出门”和“掩门”,形成一种和谐的音律。
  • 拟人:野翁对子孙的怜爱,赋予了自然与人情的深厚联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人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内心的矛盾冲突,反映了唐代士人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青草:象征生命和自然的生机。
  2. 山前山后:代表宁静的乡村环境,体现了诗人的生活背景。
  3. 骨肉:亲情的象征,反映出对家庭的牵挂。
  4. 野翁:乡村的长者,象征着朴实与亲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前山后是青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城市的向往
    B. 对自然的喜爱
    C. 对亲人的思念

  2. “尽日出门还掩门”中的“掩门”有何深意?
    A. 诗人喜欢热闹
    B. 诗人感到孤独
    C. 诗人想要出门

  3. 诗中的“骨肉”指的是:
    A. 朋友
    B. 亲人
    C. 乡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与生活的宁静。
  • 李白《夜泊牛津口》: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体现思乡情绪,但更为沉重与忧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
  • 《唐代诗人传记汇编》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千秋岁 代人寿岳翁八十冠带 有引 千秋岁·今年为寿 千秋岁(代人为寿) 千秋岁(和人) 千秋岁 千秋岁 赠王子丹麓五十初度,奉次原韵 千秋岁 送远山李夫人南归 千秋岁 寿词 千秋岁·青年诗好 千秋岁 即席次可行见寿乐府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若有所失 止字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凤泊鸾飘 包含分的词语有哪些 辰字旁的字 急急巴巴 月字旁的字 鸮子 为虺弗摧,为蛇若何 远开头的成语 恃强争霸 忖想 包含支的词语有哪些 年把 烟蒲 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校抡 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