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3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4:04
霜信催砧急,寒闺寄远时。
料应孤客梦,付与枕函知。
霜降的信号催促着砧板上的工作变得紧迫,在寒冷的闺房中,我寄托着远方的思念。想必那孤独的游子在梦中,早已将这份情感寄托给了枕边的函信。
丁毓英,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其作品以清丽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丁毓英的诗词多描绘自然景观及人事情感,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绪。
《寄外 其二》是丁毓英在特定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下创作的,反映了清代文人对生活和情感的深刻思考。在那个时代,诗人常常面临孤独和离别的情感,作品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丁毓英的《寄外 其二》在短短的四句中,浓缩了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诗的开头“霜信催砧急”以霜降为引子,展现了时光的流逝和生活的忙碌。在这个秋冬交替之际,诗人感受到一种紧迫感,仿佛生活的节奏也因季节的变化而加快。接着“寒闺寄远时”则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情感,寒冷的闺房中,诗人对远方的思念愈发强烈,渗透出一种无奈与孤寂。
“料应孤客梦”一句,诗人通过梦境的意象,表达了对孤独游子的深切关怀与思念。梦境在此成为情感的寄托,象征着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期盼。最后一句“付与枕函知”,则巧妙地将思念与信件结合,暗示着诗人将这份情感寄托在信中,体现了人们在离别时的无奈与深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思念的深刻感悟,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伤与无尽的思念。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时节的变迁与个人的思念,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切思考与对远方亲友的情感寄托。诗中渗透着孤独与思念的情感,表现出清代文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霜信”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季节的变化
B. 人的情感
C. 时间的流逝
D. 以上皆是
“孤客”指的是?
A. 诗人自己
B. 远方的游子
C. 寒冬的来临
D. 诗人的朋友
诗中的“寒闺”代表了什么?
A. 温暖的家
B. 孤独的思念
C. 远方的风景
D. 繁忙的生活
答案:1.D 2.B 3.B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念之情,但其意象与情感更为直接,表现出对故乡的强烈怀念;而丁毓英的《寄外 其二》则通过细腻的景象描绘,展现了更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