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1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7:29
雨昏石砚寒云色,风动牙签乱叶声。
庭下已生书带草,使君疑是郑康成。
雨天昏暗,石砚上映照出寒冷的云色;风吹动着牙签,发出叶子摇动的喧响。
庭院下已生出书带草,让您怀疑这是郑康成的踪迹。
郑康成是汉代著名的儒家学者,以其严谨的学问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著称。提到他,常常意味着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诗中提及郑康成,暗示着对书卷和学问的向往。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细腻的情感。其作品在文学上影响深远,常被后人传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轼被贬至黄州期间,表达了他在自然环境中对书卷与学问的思考,反映了他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的文化情怀。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在雨天的昏暗光线和寒冷的气候中,诗人通过观察周围的景象,感受到自然的声音与气息。雨、石砚、牙签和书带草构成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空间,诗人巧妙地将自然与人文结合,表达了对书卷文化的热爱和思考。
首联中的“雨昏石砚寒云色”展示了阴郁的天气与书写工具的关系,仿佛在暗示文学创作中常常伴随着孤独与思索。而“风动牙签乱叶声”则通过声音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的动态,与静谧的书房形成对比。后两句则让人联想到书香气息的弥漫,生长的书带草象征着知识的根植与延续,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郑康成的学问,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十分巧妙,既有自然景象的描绘,又有书卷文化的渗透,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文化自觉和对知识的渴望。这种结合使得诗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书卷文化的热爱和思考,强调了知识的传承和文化的重要性,同时展现了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的文化自信与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石砚”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郑康成”是谁?
“风动牙签乱叶声”中的“乱叶声”主要描绘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