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4:05
送陈章甫
四月南风大麦黄,
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
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
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
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酤酒饮我曹,
心轻万事如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
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
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
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
罢官昨日今如何。
四月的南风吹来,大麦已经成熟,
枣花尚未凋落,梧桐叶子依然繁茂。
早晨告别青山,傍晚又能见到,
出门嘶鸣的马儿,让我思念故乡。
陈侯立身处事何其坦荡,
他那虬须虎眉,依旧显得威猛。
他心中蕴藏着万卷书,
却不愿低头屈身于草莽之中。
东门喝酒时邀我共饮,
心情轻松,万事如鸿毛般看待。
醉卧在地,不知白昼已去,
有时只是空望孤云飞高。
长河的浪头与天色交融,
渡口停舟,无法渡过。
郑国的游子尚未回家,
洛阳的行人空自叹息。
听说故乡的林子里相识的人很多,
罢官的昨日,如今又是如何呢?
作者介绍:李颀,唐代诗人,字义山,号少游,晚号白云山人,原籍河南,后迁至长安。他的诗以清新、洒脱著称,擅长写送别、咏怀诗,常表现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李颀送别好友陈章甫之际,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诗中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送陈章甫》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交织,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及对人生的深刻反思。首联“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以春日的生机勃勃引入,营造出一种温暖的气氛,暗示着人事的变迁与时间的无情。接下来的“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似乎在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地,心中总有一个地方是我们归属的。
诗人在中间部分提及“陈侯立身何坦荡”,不仅肯定了陈章甫的高尚品格,也反映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表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与不愿屈从于世俗的志向,给人以深思。到了结尾,诗人用“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表现出游子漂泊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渴望,令人感慨。
整首诗构思巧妙,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人生的感悟,展示了李颀的高超艺术技巧与深刻的人生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对故乡的思念及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山”象征了什么?
A. 生命的延续
B. 对故乡的思念
C. 时间的流逝
D. 个人的理想
“心轻万事如鸿毛”中的“鸿毛”是什么意思?
A. 重要的事
B. 轻松的心态
C. 沉重的负担
D. 未来的希望
诗中提到的“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思乡
C. 愤怒
D. 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