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0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2:09
凫鹥亭
作者:胡宗愈 〔宋代〕
君为凫鹥亭,更作凫鹥诗。
凫鹥为鸟虽甚微,君心仁爱乃在兹。
不忍壮者弋其母,儿童捕其儿,凫鹥母子何嬉嬉。
城头草静烟云迷,城下水暖菰蒲低。
凫鹥朝傍云烟飞,倦来暮入菰蒲栖。
寄巢生子冬复夏,巢稳子大无人知。
我思入境观君为,坐见三异于今时。
知君官久行亦归,亭上引满伤别离。
岂惟丰人惜君去,虽我亦为凫鹥悲。
你在凫鹥亭中,继续写关于凫鹥的诗。
尽管凫鹥这种小鸟微不足道,你的仁爱之心却在这里。
你不忍心强壮者捕杀它的母亲,儿童抓捕它的孩子,凫鹥的母子何其欢乐。
城头的草静静地躺在烟雾迷蒙中,城下的水温暖,菰蒲低垂。
凫鹥在清晨傍依云烟飞翔,倦怠时傍晚飞入菰蒲栖息。
它们在巢中生子,冬去夏来,巢稳子大却无人知。
我思入境,见你所为,坐看三件事与现在不同。
知道你在外任职已久,终究要归来,亭中满怀对别离的伤感。
岂止是丰人惜君离去,我也为凫鹥感到悲伤。
作者介绍
胡宗愈,宋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情的关注,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凫鹥亭》创作于诗人游览一处名为凫鹥亭的地方,目睹自然景观与鸟类生活,激发了他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传达了对离别的感伤。
《凫鹥亭》通过描绘小鸟凫鹥的生活场景,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对人情的感悟。开头以“君为凫鹥亭,更作凫鹥诗”引入,表现出对朋友的关切与期望。凫鹥虽是微小的鸟,但其母子情深,令人怜惜,体现了诗人对生灵的仁爱与同情。
诗中描绘的环境“城头草静烟云迷,城下水暖菰蒲低”,展现了一幅恬静自然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安详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凫鹥的栖息与繁衍,隐喻人类的生活与命运。尤其是“寄巢生子冬复夏”,表现了生命的延续和不易。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亭上引满伤别离”,不仅是对友人的思念,也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整首诗流露出浓郁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情的温暖,是一首极具表现力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生命的关爱与对离别的感伤,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凫鹥亭》的作者是谁?
凫鹥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环境描写主要用来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