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0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00:53
期平叔兄不至
作者:赵汝回 〔宋代〕
兄昔别我游衡麓,我亦东吟石桥瀑。
八年能几会函书,弟今白头兄何如。
河水流澌雪风恶,梧桐渡口孤舟泊。
山房夜坐兄不来,蜡梅花拆灯花落。
我和兄长曾在衡山的麓边分别,而我也曾在东边的石桥下吟唱瀑布的诗歌。
八年来我们能有多少次书信往来,如今我已白发苍苍,兄长你又如何呢?
河水在恶劣的雪风中冲流而下,梧桐树旁的渡口只有一只孤舟停泊。
我在山房夜坐,兄长却迟迟未到,蜡梅花开时,灯下的花瓣纷纷落下。
作者介绍:
赵汝回(生卒年不详),字子四,号静庵,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赵汝回与兄长分别多年后的感怀之作,反映了他对兄长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此时,正值岁月渐长,岁月无情,作者在孤独的夜晚思念兄长,情感深沉而细腻。
《期平叔兄不至》是一首充满思念之情的诗,通过对过去的回忆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兄长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作者以“兄昔别我游衡麓”引入,唤起了曾经同游的美好时光,显示出兄弟间深厚的情谊。接着,提到“八年能几会函书”,表现出时间的无情与兄弟间联系的稀疏,令人感到一丝惆怅。
诗中“河水流澌雪风恶”描绘了自然的严酷,暗喻人生的变迁,诗人在寒冷的环境中感受到孤独与无奈。“梧桐渡口孤舟泊”,孤舟的意象更加强化了孤独的氛围,暗示着兄弟间的距离和联系的中断。在最后几句,作者在山房夜坐,面对蜡梅的花落,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又令人感到身处孤寂,兄长不至的失落感更是让人心生感慨。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以自然景物映衬出人间情感,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与对岁月流逝的无奈,是对兄弟情深的真实写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主要是思念与孤独,在对兄长的期盼中,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了深厚的兄弟情谊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衡麓”指的是哪个地方?
“八年能几会函书”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蜡梅花拆灯花落”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期平叔兄不至》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