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终南望余雪》

时间: 2025-05-07 08:15:24

诗句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5:24

终南望余雪

原文展示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白话文翻译

在终南山的阴岭上,山峦显得格外秀美,积雪犹如浮云般悬在山顶。树林中透出明亮的晴朗色彩,城市里却增添了几分寒意。

注释

  • 终南:终南山,位于陕西省,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山。
  • 阴岭:指山的阴面,因受阳光照射较少,常有积雪。
  • 积雪:指冬季时积累的雪。
  • 浮云端:浮云的高处,形容雪在山顶的状态。
  • 林表:树林的表面。
  • 明霁:晴朗的天气。
  • 增暮寒:增加了傍晚的寒冷。

典故解析

终南山在中国文学中常常被用来象征隐逸生活和自然美景。诗人通过对山雪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城市中所感受到的孤独和寒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祖咏,唐代诗人,字孟坚,号少山,生于陕西,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其诗风清丽,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正值祖咏在终南山游览时,受自然景观的启发,写下了这首描绘雪景的诗。诗中反映了唐代盛行的山水田园诗风。

诗歌鉴赏

《终南望余雪》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冬日终南山雪景,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首句“终南阴岭秀”既描写了山的秀美,也暗示了山的阴暗面,给人一种阴与阳的对比感。接下来的“积雪浮云端”则将雪的轻盈与山的巍峨结合,营造出一种超然的意境。

接着,“林表明霁色”描绘了在清晨阳光照射下,森林透出的明亮色彩,给人一种清新和愉悦的感觉。而最后一句“城中增暮寒”则转向城市生活,表现出一种孤独与寒冷的情绪,形成了诗的情感反差。

整首诗通过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的美丽,又反映了城市的冷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终南阴岭秀:终南山的阴面显得十分秀美,表现了自然的魅力。
  2. 积雪浮云端:雪积在山顶,形如浮云,展现了冬日的仙境。
  3. 林表明霁色:树林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明亮,象征着希望与清新。
  4. 城中增暮寒:城市在傍晚时分变得更加寒冷,传达出孤独与冷清的感受。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使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如“积雪浮云端”和“林表明霁色”,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比喻:将雪比作浮云,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城市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孤独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终南山:象征自然与隐逸,代表诗人对山水的热爱。
  • 积雪:象征纯洁与宁静,同时也带来寒冷的感受。
  • 云端:代表高远与自由,寓意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山名是什么? A. 华山
    B. 终南山
    C. 泰山

  2. “林表明霁色”的意思是什么? A. 树林的颜色很暗
    B. 树林在阳光下显得明亮
    C. 树木都被雪覆盖

  3. 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寒冷
    C. 兴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维《山居秋暝》与《终南望余雪》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的作品更多表现出宁静的生活气息,而祖咏则通过对比展现了城市生活的冷清。两者都体现了唐代山水诗的特征,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月华清(梨花) 菩萨蛮(木樨) 点绛唇 鹊桥仙(七夕) 生查子·年年玉镜台 秋夜 江城子·赏春 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 蝶恋花·送春 好事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明开头的成语 衣字旁的字 建之底的字 党坚势盛 赵阎王 蟠螭趺 包含舑的词语有哪些 天堂地狱 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乚字旁的字 鱼斑 提手旁的字 胸有成竹 酒量 齐字旁的字 雕心刻肾 移丘换段 包含梅的成语 约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