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诗》

时间: 2025-05-06 02:41:59

诗句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1:59

原文展示

近寒食雨草萋萋,
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
杜鹃休向耳边啼。

白话文翻译

在寒食节将近之时,细雨洒落,草木繁盛;
麦苗在风中摇曳,柳树的影子映在堤岸上。
虽然我心中渴望归家,却始终未能如愿;
杜鹃鸟啊,你就不要在我耳边啼叫了。

注释

  • 寒食: 古代节日,通常在清明前,禁止生火做饭,只吃冷食。
  • 萋萋: 草木繁盛的样子。
  • : 这里作“沾染”的意思。
  • 麦苗: 小麦的幼苗。
  • 等是: 只是、不过。
  • 归未得: 意思是归家未能实现。
  • 杜鹃: 一种鸟,常常在春天啼叫,寓意思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该诗的作者佚名,属于唐代。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时期,诗歌风格多样,题材广泛,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季的寒食节前后,诗人面临着归家的渴望,但又因某种原因未能如愿,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杂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诗的开头以“近寒食雨草萋萋”引入,描绘了春雨滋润大地后草木繁茂的景象,创造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接下来的“著麦苗风柳映堤”则通过风中摇曳的麦苗和柳树的影子,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美丽。

然而,诗人在自然的美景中却感到了一种无奈与失落。在“等是有家归未得”中,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渴望归家的情感被生动地展现出来。最后一句“杜鹃休向耳边啼”则以杜鹃鸟的啼叫作为情感的象征,杜鹃鸟的啼叫与思乡之情相连,使得全诗情感更加深沉。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引入,逐步转向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示了唐代诗歌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及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近寒食雨草萋萋: 描述了寒食节前的雨水,草木繁茂的景象,传达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氛围。
  2. 著麦苗风柳映堤: 通过麦苗和柳树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自然景色的美感。
  3. 等是有家归未得: 表达了诗人对家的渴望和无奈。
  4. 杜鹃休向耳边啼: 请求杜鹃鸟不要再啼叫,暗示诗人的思乡情绪已经达到极点。

修辞手法

  • 拟人: 杜鹃鸟的呼唤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对仗: “近寒食雨草萋萋”和“著麦苗风柳映堤”形成了优美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 春雨、麦苗、柳树、杜鹃鸟等自然意象,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相呼应。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与归属感的渴望,体现了孤独和无奈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寒食: 代表着思念与怀旧。
  • 草萋萋: 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麦苗: 代表着丰收的希望。
  • 柳树: 常与离别、思乡相关联。
  • 杜鹃: 象征着悲伤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寒食”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清明节
    • B) 中秋节
    • C) 端午节
    • D) 春节
  2. “杜鹃休向耳边啼”中,杜鹃鸟的啼叫象征着什么?

    • A) 喜悦
    • B) 思乡
    • C) 离别
    • D) 恋爱
  3. 诗中提到的“草萋萋”是指什么样的景象?

    • A) 荒凉
    • B) 繁茂
    • C) 寒冷
    • D) 干旱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春望》: 杜甫在国破家亡的背景下,表达了对国家和家庭的双重思念,与本诗的孤独思乡形成对比。
  •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通过草的死亡与再生,表现了对朋友的思念,与《杂诗》的情感基调相似,但情感更加洒脱。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3. 《唐诗的艺术魅力》

相关查询

沁园春(寿赵尚书) 次韵酬因胜老 逢梅 次韵徐宰三雪 次韵杨先辈古调 其二 次韵程弟 其七 次韵宋尚书山居·见南山亭 芭蕉 又和诸公作雪月歌 酹江月(八月十四,小集郑子重帅参先月楼。是夕无月和朱希真插天翠柳词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坐而待弊 遗酌 巛字旁的字 矿屯 豆字旁的字 柔色 耒字旁的字 王山人 防君子不防小人 颤抖抖 理不胜辞 单人旁的字 釜鱼幕燕 皮字旁的字 坐无虚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