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冉冉孤生竹》

时间: 2025-05-06 02:29:01

诗句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9:01

原文展示: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开头描写了孤竹的生长,根扎于泰山之脚。表达了和君君新婚的美好,然而却像菟丝附着在女萝上那样,显得依附和脆弱。菟丝的生长有时,夫妻之间的结合也该有其时机。即使千里之外结婚,依然有着悠远的距离。思念对方让人感到苍老,车马的到来为何迟迟不见?伤感于那蕙兰花,散发着清香与光辉。错过了最佳采摘的时机,花儿将随秋草而枯萎。你高洁的品格让人敬仰,作为贱妾的我又能做什么呢?

注释:

  • 冉冉:缓缓地,形容竹子的生长。
  • 孤生竹:独自生长的竹子,象征孤独。
  • 菟丝:一种寄生植物,常用来比喻依附。
  • 女萝:也是一种附生植物,象征依赖和弱小。
  • 轩车:古代的车马,象征着交通的便利和思念的急切。
  • 蕙兰:一种花卉,象征着美好和高洁的品格。
  • 高节:高尚的品德,指诗中所称的君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本诗的作者为佚名,属于两汉时期的作品。两汉时期的诗歌多以抒情为主,风格朴实而含蓄,常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婚姻初始时作,表达了对伴侣的思念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婚姻和爱情的传统观念。

诗歌鉴赏:

《冉冉孤生竹》通过竹子和菟丝的意象,展示了婚姻中的孤独与依附。开头部分的竹子象征独立和坚韧,而后面的菟丝则暗示了对爱情的依赖和脆弱。诗中反复提到的思念,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感伤。

在情感表现上,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反映了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思念之情如同竹子生长缓慢,然而却又无法忽视那份孤独与渴望。特别是“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一联,直切思念之苦,令人感同身受。诗的最后,反映了对高洁品德的敬仰以及自身的卑微,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突显了情感的复杂性。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巧妙,通过自然景物的象征,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通过对爱情的思考,诗人既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隐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冉冉孤生竹:描绘孤独的竹子生长,象征着独立。
    2. 结根泰山阿:根扎于坚实的山,寓意坚韧不拔。
    3. 与君为新婚:表达了与爱人新婚的喜悦。
    4. 菟丝附女萝:比喻依附与脆弱。
    5. 菟丝生有时:暗示人际关系、爱情也需时机。
    6. 千里远结婚:反映距离带来的思念。
    7. 思君令人老:思念让人感到时间的流逝。
    8. 轩车来何迟:期待爱人归来的焦急。
    9. 伤彼蕙兰花:反思错过的美好。
    10. 过时而不采:强调时机的重要。
    11. 将随秋草萎:暗示美好的事物终将逝去。
    12. 君亮执高节:赞美爱人的品德。
    13. 贱妾亦何为:表达自身的无奈与卑微。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与菟丝的对比,象征独立与依赖。
    • 拟人:赋予植物以人的情感,使诗更具生动性。
  •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反映了婚姻中独立与依赖的矛盾,传达了对高洁品德的敬仰及自身的无奈。

意象分析:

  • :象征坚韧与独立。
  • 菟丝:象征依赖与脆弱。
  • 蕙兰:象征美好与高洁的品德。
  • 轩车:象征交通的便利和期待的心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冉冉孤生竹》中的“孤生竹”象征什么?

    • A. 独立与坚韧
    • B. 依赖与脆弱
    • C. 美好与高洁
  2. 诗中提到的“菟丝”是用来比喻什么?

    • A. 夫妻的和谐
    • B. 依附与脆弱
    • C. 坚韧不拔
  3. “思君令人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思念的痛苦
    • B. 返老还童
    • C. 生活的满足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相思》王维

诗词对比

  • 《相思》与《冉冉孤生竹》都表现了思念的情感,但《相思》更直接,而《冉冉孤生竹》则通过自然意象表现出复杂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对古代诗词进行分析与解读的经典书籍。
  • 《汉代诗歌概论》:介绍汉代诗歌的背景与风格的参考书。

相关查询

杂剧·迷青琐倩女离魂 杂剧·醉思乡王粲登楼 蟾宫曲·梦中作 秋日江行 秋日道中寄丁星墅 二月二十八日喜晴 题思亭 奉挽复庵侍赠君一律 早发虞山别诸亲友兼示儿子 西梁大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齲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包含屏的成语 税单 麦字旁的字 棋输先着 误会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蜀鄙二僧 国尔忘家,公尔忘私 苍蝇不抱没缝的蛋 包含谟的词语有哪些 止字旁的字 肢节 黍字旁的字 据证 死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