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9:51
若稽隆古时,教者家有塾。
英材归乐得,粹学就私淑。
粹学就私淑。
淳风日云远,美意久不续。
朱君魁杰士,卓见拔流俗。
燕山霭椿桂,谢砌峙兰玉。
所居必精舍,高继紫阳躅。
朅来十亩地,建此一书屋。
前山画屏列,暖翠泼晴麓。
腾芳揭佳扁,意匠雅营筑。
依墙御史柏,绕舍君子竹。
雪香冠春葩,月馥播秋肃。
回廊启斋扉,云荫纳乔木。
亭桥跨天沼,槛影浸寒绿。
中堂富图史,缥帙照笺轴。
仰瞻圣贤像,冠履森在目。
虚棂设棐几,日静尝好读。
南窗最明快,天籁响琴筑。
延师启堂坛,规矩倣白鹿。
义方已家庭,仁意更闾族。
朋来秀子弟,户屦辐辏毂。
击撞金石乐,真趣寄沂浴。
似闻入腴壤,将使任教育。
如斯迈种德,丰报在名禄。
愿言众友驹,相与策骥服。
体兹胜芳意,誓必播芬馥。
濯缨揽荃蕙,结佩撷兰菊。
艺文摘香艳,义理浸醲郁。
学苗勉哉植,仁种贵乎熟。
大学先致知,中庸必谨独。
胸襟富道德,词藻自充足。
当知宏施设,得自大涵蓄。
云龙起蟠泥,雾豹出隐谷。
芳名会轩腾,霖雨天下福。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9:51
题腾芳书院
作者: 姚勉 〔宋代〕
若稽隆古时,教者家有塾。
英材归乐得,粹学就私淑。
粹学就私淑。淳风日云远,美意久不续。
朱君魁杰士,卓见拔流俗。
燕山霭椿桂,谢砌峙兰玉。
所居必精舍,高继紫阳躅。
朅来十亩地,建此一书屋。
前山画屏列,暖翠泼晴麓。
腾芳揭佳扁,意匠雅营筑。
依墙御史柏,绕舍君子竹。
雪香冠春葩,月馥播秋肃。
回廊启斋扉,云荫纳乔木。
亭桥跨天沼,槛影浸寒绿。
中堂富图史,缥帙照笺轴。
仰瞻圣贤像,冠履森在目。
虚棂设棐几,日静尝好读。
南窗最明快,天籁响琴筑。
延师启堂坛,规矩倣白鹿。
义方已家庭,仁意更闾族。
朋来秀子弟,户屦辐辏毂。
击撞金石乐,真趣寄沂浴。
似闻入腴壤,将使任教育。
如斯迈种德,丰报在名禄。
愿言众友驹,相与策骥服。
体兹胜芳意,誓必播芬馥。
濯缨揽荃蕙,结佩撷兰菊。
艺文摘香艳,义理浸醲郁。
学苗勉哉植,仁种贵乎熟。
大学先致知,中庸必谨独。
胸襟富道德,词藻自充足。
当知宏施设,得自大涵蓄。
云龙起蟠泥,雾豹出隐谷。
芳名会轩腾,霖雨天下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书院的景象和教育的理想。诗人提到古代的教育者在家中设有学塾,优秀的人才在这里学习,纯正的学问与道德得以传承。诗中描绘了书院的优雅环境,设施的精致,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读书和教育的乐趣。诗人希望通过种树育德,得到丰厚的回报,表达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作者介绍:姚勉,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作品流传较广,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书院兴起的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对人才培养的期望。
《题腾芳书院》一诗不仅仅是对书院美好环境的描绘,更是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和对人才培养的殷切希望。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书院的优雅与宁静,强调了学习环境对人才成长的重要性。诗人用“前山画屏列,暖翠泼晴麓”描绘出书院周围的自然美,体现出书院和自然的和谐共存。
在教育理念上,诗人提到“义方已家庭,仁意更闾族”,强调了教育不仅是家庭的责任,更是社会的共同责任,表现出对人文关怀的深刻理解。诗中还多次提到“德”的概念,体现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有道德、有修养的人才。
整首诗节奏优美,意象丰富,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教育理念的传播,体现了诗人对书院教育的热爱与敬重。通过对书院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理想教育环境的向往,寄托了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期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教育的热爱,强调了环境对学习的重要性,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期盼,倡导道德与学问的结合。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对理想教育环境的描绘,展现了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诗人对教育的崇高理想。
诗词测试: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
A. 战争
B. 教育
C. 自然
诗中提到的“朱君”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赵普
B. 朱熹
C. 苏轼
诗人对教育的态度是?
A. 不重视
B. 赞美与期待
C. 冷漠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