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月方上雨忽作》

时间: 2025-05-02 13:03:41

诗句

作底浮云合,从何细雨零。

庭中方照影,叶上已传听。

耿耿深翻鹊,飘飘暗堕萤。

倦身抛曲几,高枕对疏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3:41

原文展示:

月方上雨忽作 赵蕃 〔宋代〕

作底浮云合,从何细雨零。 庭中方照影,叶上已传听。 耿耿深翻鹊,飘飘暗堕萤。 倦身抛曲几,高枕对疏棂。

白话文翻译:

月亮刚刚升起,雨突然下了起来。 不知为何,浮云聚集,细雨从何而来。 庭院中月光照耀,树叶上传来雨声。 鹊鸟在深沉的夜空中翻飞,萤火虫在暗处飘落。 疲倦的身体离开曲几,高枕对着稀疏的窗格。

注释:

  • 作底:刚刚。
  • 浮云合:浮云聚集。
  • 细雨零:细雨落下。
  • 传听:传来声音。
  • 耿耿:形容夜空深沉。
  • 飘飘:形容轻盈飘动。
  • 曲几:弯曲的小桌子。
  • 疏棂:稀疏的窗格。

诗词背景: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描绘了一个雨夜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的美妙变化。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雨夜的景象,通过月光、雨声、鹊鸟和萤火虫等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诗中“庭中方照影,叶上已传听”一句,巧妙地将月光和雨声结合,形成了一种视觉和听觉的交融,增强了诗歌的意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

诗词解析:

  • 首句“作底浮云合,从何细雨零”,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出雨夜的景象,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
  • “庭中方照影,叶上已传听”,运用了对仗和拟人的手法,将月光和雨声生动地呈现出来。
  • “耿耿深翻鹊,飘飘暗堕萤”,通过“耿耿”和“飘飘”两个形容词,描绘了鹊鸟和萤火虫的动态,增强了夜空的深邃感。
  • “倦身抛曲几,高枕对疏棂”,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夜晚的享受,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沉醉。

意象分析:

  • 月光:象征着宁静和美好。
  • 雨声:代表着自然的韵律和生命的活力。
  • 鹊鸟:象征着吉祥和希望。
  • 萤火虫:代表着夜晚的神秘和浪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庭中方照影”指的是什么? A. 月光照在庭院中 B. 雨光照在庭院中 C. 星光照在庭院中
  2. “耿耿深翻鹊”中的“耿耿”形容的是什么? A. 夜空 B. 鹊鸟 C. 萤火虫
  3. 诗中“飘飘暗堕萤”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萤火虫在空中飞舞 B. 萤火虫在暗处飘落 C. 萤火虫在树上闪烁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描绘了月夜的景象,但情感更为深沉。
  • 王维《山居秋暝》:以山水为背景,展现了宁静的田园生活。

诗词对比:

  • 赵蕃的《月方上雨忽作》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描绘了月夜的景象,但赵蕃的诗更为细腻,而杜甫的诗情感更为深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唐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唐宋诗作赏析,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邬文伯归侍临川二首 送邬文伯归侍临川二首 送邬文伯 送苏道士 送陈法曹文卿兼柬松窗 寺中观梅 水犀重开 霜柳 双清楼曹水云分韵得斋字 暑夕泛次王令君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慕蔺 魂结尾的成语 比字旁的字 都中纸贵 九曲十八弯 黹字旁的字 包含第的成语 唐临晋帖 非字旁的字 产业工人 镸字旁的字 陶车 椎膺顿足 八竿子打不着 批郤导窾 莺颠燕狂 幺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