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昔游诗 其三》

时间: 2025-05-05 04:32:31

诗句

九山如马首,一一奔洞庭。

小舟过其下,幸哉波浪平。

大风忽怒起,我舟如叶轻。

或升千丈坡,或落千丈坑。

回望九马山,政与大浪争。

如飞鹅车礮,乱打睢阳城。

又如白狮子,山下跳狰狞。

须臾入别浦,万死得一生。

始知茵席湿,尽覆杯中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32:31

原文展示

昔游诗 其三
作者: 姜夔

九山如马首,一一奔洞庭。
小舟过其下,幸哉波浪平。
大风忽怒起,我舟如叶轻。
或升千丈坡,或落千丈坑。
回望九马山,政与大浪争。
如飞鹅车礮,乱打睢阳城。
又如白狮子,山下跳狰狞。
须臾入别浦,万死得一生。
始知茵席湿,尽覆杯中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洞庭湖游玩时的情景。九座山峦像马的头一样,一一朝着洞庭奔去。小舟在山间穿行,波浪平静,真是幸运。然而,忽然间大风怒起,我的小舟像一片叶子一样轻飘飘的。小舟有时要上千丈高的坡,有时又要落入千丈深的坑。回头望去九马山,它与大浪争斗着。就像飞快的鹅车,混乱地撞击着睢阳城;又像白狮子,从山下跳出来,凶猛可怕。片刻间我进入了别浦,经历了生死的考验,才知道草席都湿透了,杯中的汤也洒了一地。

注释

字词注释

  • 马首:山的形状像马的头。
  • 洞庭:指洞庭湖。
  • 波浪平:波浪平静。
  • 怒起:突然起来,形容风势猛。
  • 千丈坡:高得像千丈的坡。
  • 千丈坑:深得像千丈的坑。
  • 别浦:指湖中的一个小港湾。

典故解析

  • 九马山:传说中九座山的形状像奔跑的马,常被用来形容壮丽的自然景观。
  • 鹅车:古代的一种车,快而轻便,用于形容快速而不稳定的状态。
  • 白狮子:形象地描绘了山下的险恶,借此比喻自然的威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晚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词人、诗人,擅长词和诗。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具有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游览洞庭湖时,反映了他在自然景观中的感受,以及与自然力量的搏斗。

诗歌鉴赏

姜夔的《昔游诗 其三》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和游船时的惊险经历。诗的开头几句通过“九山如马首”生动地描绘了山的形态,展现了湖面的广阔与美丽。接着,诗人通过“小舟过其下,幸哉波浪平”表达了他在游船时的幸运与轻松。然而,随着“大风忽怒起”的描写,诗歌的基调突然转为紧张与不安,显示出自然界的不可预测性,反映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助。接下来的“或升千丈坡,或落千丈坑”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不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惊心动魄。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用“如飞鹅车礮,乱打睢阳城”形象地展现了船在风浪中的颠簸,而“白狮子,山下跳狰狞”则将自然的威胁具象化,营造出一种紧迫感。最后,诗人表达了经过这一切后,回归宁静的心态,感受到自然之美与生命的珍贵,表现出对生命的思考。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奇妙关系,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山如马首:形象地将山的轮廓比作马的头,生动且形象。
  • 一一奔洞庭:强调山峦的壮观与气势,似乎都在奔向洞庭湖。
  • 小舟过其下,幸哉波浪平:在壮丽的山下,舟行顺利,表达诗人的幸运。
  • 大风忽怒起,我舟如叶轻:突显自然环境的变化,舟在风浪中显得无比脆弱。
  • 或升千丈坡,或落千丈坑:描写船的起伏,强调旅途的惊险与不确定性。
  • 回望九马山,政与大浪争:从船上回望山,体现出山与浪的对抗,生动形象。
  • 如飞鹅车礮,乱打睢阳城:生动描绘船在波涛中的不稳定,表达了混乱与危险。
  • 又如白狮子,山下跳狰狞:形象化地描写自然的威胁,增强了紧迫感。
  • 须臾入别浦,万死得一生:经历了巨大的危险后,终于安全到达,体现出生死的考验。
  • 始知茵席湿,尽覆杯中羹:最后的回归,感受到了生活的琐碎与实际,具有生活哲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九山如马首”,将山比作马头,生动形象。
  • 拟人:如“政与大浪争”,赋予山与浪的对立。
  • 对仗:如“升千丈坡,落千丈坑”,形成鲜明的对比。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游船的经历,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出对生命的思考与珍视。作者在游历中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危险,最终回归平静,展现出一种豁达的心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马山:象征自然的壮丽与力量。
  • 小舟:象征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脆弱。
  • 大风:象征不可预测的自然力量。
  • 波浪:象征人生的起伏与挑战。
  • 白狮子:象征自然的威胁和凶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九山如马首”是用什么意象来形容的?

    • A. 马
    • B. 头
    • C. 山
    • D. 水
  2. 诗中“大风忽怒起,我舟如叶轻”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幸运
    • B. 安宁
    • C. 恐惧
    • D. 兴奋
  3. “须臾入别浦,万死得一生”中“万死得一生”的意思是:

    • A. 历经生死考验
    • B. 生活安宁
    • C. 生命无常
    • D. 逃避危险

答案

  1. C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与姜夔的《昔游诗 其三》,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姜夔更强调自然的动荡与人类的渺小,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浣溪沙·蓼岸风多橘柚香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浣溪沙 闲题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一 和一鹤 浣溪沙 润州谒米芾墓感怀二首 其一 浣溪沙 别后寄思南友人 浣溪沙 新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沽誉钓名 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人似秋鸿 断断继继 鸷抜 力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力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住场 高字旁的字 拼音rui的汉字_rui的字有哪些 包含毫的词语有哪些 地旷人稀 府奥 殳字旁的字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行字旁的字 走之旁的字 之字加偏旁的字有哪些?这份列表让你快速掌握_汉字偏旁学习 仙旌 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