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0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7:09
满江红·千古襄阳
作者:李曾伯
千古襄阳,天岂肯付之荆棘。
宸算定图回三载,一新坚壁。
狼吻不甘春哨衄,马蹄又踏寒滩入。
向下洲一鼓扫群胡,三军力。
连帅是,并州绩。
宾佐有,雍丘逖。
赖阴人成事,同心却敌。
见说陈尸三十里,投鞍委甲如山积。
待老臣为作岘樊铭,劖诸石。
千古的襄阳,天怎么可能让它沦为荆棘丛生的地方。
经过三年的策划,终于建起了坚固的新城墙。
敌人在春天的哨声中不甘心,马蹄又踏入寒冷的滩涂。
向下洲发起一声号令,打扫了敌人,三军奋力而为。
连带的将领都是并州的英才。
有宾客辅佐,雍丘的计谋高明。
依靠阴谋者成就事业,团结一致抵御敌人。
听说尸体堆积三十里,投下的鞍马和盔甲如山般堆积。
等到老臣为我们写下铭文,劖刻在石头上。
作者介绍:李曾伯(生卒年不详),字德裕,宋代诗人,以豪放激昂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于描写战争场景和抒发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宋代,正值北方金国对南宋的侵扰。襄阳作为重要的战略要地,诗人寄托了对家国的忧虑与期望,表达了对捍卫故土的决心。
《满江红·千古襄阳》是李曾伯表达爱国情怀的力作,整首词通过对襄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和对战斗的渴望。开头以“千古襄阳”引入,强调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性,接着通过“天岂肯付之荆棘”来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暗示着外敌的威胁和内部的挣扎。此后,诗人描绘了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建起坚固城墙的情景,显示出国人不屈的斗志和对未来的希望。
在描写军事行动时,诗人使用“向下洲一鼓扫群胡”,生动地表现了士兵们的勇敢与果敢,展现出军队的士气与团结。后面提到的“见说陈尸三十里”不仅揭示了战争的惨烈,更加深了诗中所表达的对战争的思考与对生命的敬畏。最后以“待老臣为作岘樊铭”结束,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展望,表现出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与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战争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展现出深厚的爱国情怀与坚定的斗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曾伯的《满江红·千古襄阳》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宸算定图回三载”是什么意思?
“见说陈尸三十里”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