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3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7:40
满江红 庚午五日哭母
作者: 钱凤纶 〔清代〕
犹记春时,新梦破乳莺初啭。曾几日韶光都尽,骤惊心眼。蒲叶欹风寒翠色,榴花著雨垂红瓣。最伤情时物总如前,亲难见。悬艾虎,飘金线。敲画鼓,轰雷电。看儿童绕膝,更教肠断。楚些空传骚客恨,江涛似诉曹娥怨。愿相逢角黍入重渊,逢亲面。
我仍然记得春天的时候,那时新梦刚破,黄莺初鸣。转眼间美好的时光已逝,令我心惊眼泪俱下。蒲叶在风中摇曳,寒冷的翠色显得愈发凄凉,榴花被雨打湿,红瓣垂落。在最伤感的时刻,一切依旧如昔,却再也无法见到亲人。悬挂的艾草在风中摇摆,金线飘荡。敲击画鼓,声音如雷电般震耳。看着孩子们围绕在膝下,更让我心如刀绞。楚国的骚客传颂着失去的恨,江涛似乎在诉说着曹娥的怨恨。愿在重渊中与亲人相逢,面对此生的离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钱凤纶,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时事为主,风格细腻而感人。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庚午年(1840年),作者因母亲去世而作,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和无尽的哀痛。
《满江红 庚午五日哭母》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母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失去亲人的悲痛形成鲜明对比。开篇的“犹记春时”既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又是对亲人离世后无尽的惋惜。诗中通过“蒲叶欹风寒翠色,榴花著雨垂红瓣”形象地传达了悲伤的情感,雨打榴花的意象更是将伤感推向高潮。接着,诗人通过“儿童绕膝”展现了生活的继续与个人的孤独,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成了对母亲记忆的刺痛。最后,诗人以“愿相逢角黍入重渊”寄托了对母亲的无限思念,重渊象征着死亡,角黍则是对亲情的追念,表达了对亲人的渴望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母亲深沉的怀念与悲痛,体现了亲情的珍贵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犹记春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怀念
B. 快乐
C. 愤怒
“悬艾虎”中的艾草象征什么?
A. 美好
B. 驱邪
C. 离别
诗人希望在重渊中与亲人相逢,体现了怎样的情感?
A. 绝望
B. 渴望
C. 愉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春江花月夜》与本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通过景物反映内心情感,但前者更为宁静,后者则是满溢的哀伤。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亲情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孤独的感受,而钱凤纶的诗则是直接对母亲的悼念与怀念。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对理解古诗词的背景与技巧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