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4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40:31
苦热闻田夫语有感
作者: 朱淑真 〔宋代〕
日轮推火烧长空,正是六月三伏中。
旱云万叠赤不雨,地裂河枯尘起风。
农忧田亩死禾黍,车水救田无暂处。
日长饥渴喉咙焦,汗血勤劳谁与语。
播插耕耘功已足,尚愁秋晚无成熟。
云霓不至空自忙,恨不抬头向天哭。
寄语豪家轻薄儿,纶巾羽扇将何为。
田中青稻半黄槁,安坐高堂知不知。
太阳高挂,炙烤着长空,此时正值六月三伏。
干旱的云层层叠叠,却毫无雨水,土地裂开,河流干枯,尘土飞扬。
农民担忧田地里的禾苗和黍子都要枯死,得到的水源也无处可得。
白天漫长,口渴饥饿,喉咙干燥,辛苦付出有谁来倾诉?
播种和耕作的辛劳已经足够多,然而仍担忧秋天的收成未必成熟。
云彩和雨水不降,农忙却徒劳无功,恨不得抬头向天哭泣。
我想对那些轻薄的富家子弟说,戴着纶巾、扇着羽扇又能如何呢?
田里的青稻已经半黄、半枯,坐在高堂之上,你们知不知道?
作者介绍:
朱淑真是宋代著名的女诗人,以其才华和情感丰富的作品而闻名。她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关心,尤其在对农民困境的描写上,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盛夏,正值农忙季节,诗人通过对炎热天气和干旱现象的描绘,反映了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奈和艰辛,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富人的漠视。
这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描写为背景,表现了农民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艰辛与无奈。开篇“日轮推火烧长空,正是六月三伏中”用直观的视觉感受,传达出夏日的酷热,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冲击。接着通过“旱云万叠赤不雨,地裂河枯尘起风”的描绘,展现了因干旱而导致的土地瘫痪和河流干涸的惨景,情感愈发沉重。诗中的农夫忧心忡忡,面对田地里的禾苗濒临死亡,“车水救田无暂处”更是体现了水源的匮乏和农民的无奈。诗人对农民的勤劳付出有着深刻的同情,然而“尚愁秋晚无成熟”又使人感到一丝绝望,似乎无论如何努力,最终的结果并不一定如愿。最后几句,诗人通过对富家子弟的质问,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切思考,揭示了富人与贫民之间的巨大差距。这首诗以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社会批判,成为了反映农民苦难的经典之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农民的艰辛和对社会不公的控诉,深切地表现了在自然灾害面前,农民的无助与绝望,同时也对富人的冷漠进行了讽刺,呼唤社会的关注与改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日轮”主要指什么?
“汗血勤劳谁与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的最后几句主要对哪类人群发出质问?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