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7:3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7:30:05
洽闻博识似君难,
况复腾凌宗室间。
屡谏不容甘畎亩,
七侯同日亦何颜。
全诗翻译:
听闻您知识渊博,如您一般的人实在难得;
更有甚者,您在宗室之中更显得卓尔不群。
屡次劝谏却得不到容纳,宁愿甘心耕耘在田亩之间;
七位侯爵同一天出仕,又何必在意面子问题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朱淑真(约1080-约1150),字道宁,号清照,南宋女诗人,以词作著称,风格清丽,情感细腻。她的诗多描绘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具有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女性视角。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政治动荡,士人多志不在朝,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朱淑真的《刘向二首 其一》通过对知识渊博与权力地位的反思,展现了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诗人开篇以“洽闻博识”称赞刘向,显示出对其才华的敬佩,同时也暗含了对类似人才难得的感慨。接着,诗人提到刘向在宗室中的卓越表现,进一步强调其与众不同的地位。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转向一种无奈。屡次劝谏未能得到听取,诗人感到失落,表示宁愿甘甘心情愿隐居田园,显露出对官场纷争的厌倦。最后一句提到“七侯同日”,则是对当时权力游戏的讽刺,尽管许多人都在为权力争斗,真正能够坚持自我理想的人却寥寥无几。
整首诗情感深邃,锤炼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朱淑真作为一位女性诗人在文化与社会中的独特视角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冲突,表达了对知识与权力的思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七侯”是指多少位出仕的人?
诗人在诗中对刘向的评价是怎样的?
诗人宁愿选择的生活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朱淑真的诗歌与李白的作品在主题上都有对理想的追求,但朱淑真更侧重于女性视角和对官场的反思,而李白则更为豪放,注重自我放纵与自由的追求。两者在风格和情感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士人心态。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