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刘向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4-25 07:30:05

诗句

洽闻博识似君难,况复腾凌宗室间。

屡谏不容甘畎亩,七侯同日亦何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7:30:05

原文展示:

洽闻博识似君难,
况复腾凌宗室间。
屡谏不容甘畎亩,
七侯同日亦何颜。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听闻您知识渊博,如您一般的人实在难得;
更有甚者,您在宗室之中更显得卓尔不群。
屡次劝谏却得不到容纳,宁愿甘心耕耘在田亩之间;
七位侯爵同一天出仕,又何必在意面子问题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洽闻:广泛听闻,指知识渊博。
  • 腾凌:飞腾高升,指在宗室中地位显赫。
  • 屡谏不容:多次劝谏却得不到接纳。
  • 甘畎亩:甘愿在田地里务农,指宁愿过平凡的生活。
  • 七侯:指七位同日出仕的侯爵。

典故解析:

  • 宗室:指王公贵族的家庭,古代社会中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 七侯同日:暗指当时的权力斗争与官场现象,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的无奈与讽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淑真(约1080-约1150),字道宁,号清照,南宋女诗人,以词作著称,风格清丽,情感细腻。她的诗多描绘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具有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女性视角。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政治动荡,士人多志不在朝,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朱淑真的《刘向二首 其一》通过对知识渊博与权力地位的反思,展现了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诗人开篇以“洽闻博识”称赞刘向,显示出对其才华的敬佩,同时也暗含了对类似人才难得的感慨。接着,诗人提到刘向在宗室中的卓越表现,进一步强调其与众不同的地位。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转向一种无奈。屡次劝谏未能得到听取,诗人感到失落,表示宁愿甘甘心情愿隐居田园,显露出对官场纷争的厌倦。最后一句提到“七侯同日”,则是对当时权力游戏的讽刺,尽管许多人都在为权力争斗,真正能够坚持自我理想的人却寥寥无几。

整首诗情感深邃,锤炼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朱淑真作为一位女性诗人在文化与社会中的独特视角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洽闻博识似君难:赞美刘向的知识丰富,强调其杰出之处。
  2. 况复腾凌宗室间:指出其在宗室中的卓越地位,更加突显其才能。
  3. 屡谏不容甘畎亩:表达诗人对刘向被拒绝劝谏的无奈,宁愿过平凡生活。
  4. 七侯同日亦何颜:讽刺当时的官场现象,质疑追逐权力的意义。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洽闻博识”和“腾凌宗室”,形成工整的对称。
  • 反讽:通过对权力斗争的描写,表达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冲突,表达了对知识与权力的思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知识:象征着聪明才智与个人的追求。
  • 宗室:象征着权力与地位的争夺。
  • 田亩:象征着平凡与安逸的生活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七侯”是指多少位出仕的人?

    • A. 五
    • B. 七
    • C. 九
  2. 诗人在诗中对刘向的评价是怎样的?

    • A. 不屑
    • B. 赞美
    • C. 中立
  3. 诗人宁愿选择的生活是什么?

    • A. 官场生活
    • B. 田园生活
    • C. 商业生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探讨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杜甫《登高》:反映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愤慨。

诗词对比:
朱淑真的诗歌与李白的作品在主题上都有对理想的追求,但朱淑真更侧重于女性视角和对官场的反思,而李白则更为豪放,注重自我放纵与自由的追求。两者在风格和情感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士人心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朱淑真诗词选集》
  • 《中国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湖答 西湖吊朝云墓 其一 西湖晚别金徐邵三同年 西湖醉中漫书二首 其二 西湖赠督学徐少湖 西湖竹枝 其四十七 西湖十咏 其九 西湖竹枝词 其六 西湖日暮 西湖四时四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顿足捶胸 凌云意气 病象 乚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用志不分 三点水的字 包含淑的词语有哪些 唯命是从 滋蔓难图 生字旁的字 巛字旁的字 包含击的词语有哪些 失会 解黏去缚 蠹开头的成语 敬畏 惠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