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9:1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9:17:20
《上留田行》
作者: 曹丕 〔魏晋〕
居世一何不同。上留田。
富人食稻粱。上留田。
贫子食糟与糠。上留田。
贫贱亦何伤。上留田。
禄命悬在苍天。上留田。
今尔叹息将欲谁怨。上留田。
这世间生活是多么不同啊,留着田地的人与我们何其不同。
富人们享用稻米与精粮,而我们贫穷的人只能吃糟粕与粗米。
虽然生活贫贱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的命运却是高悬于苍天之上。
如今你们在这里叹息又能怨谁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反映了魏晋时期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人们对命运的感慨,体现了士人对社会不公的思考。
作者介绍:
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魏国的开国皇帝,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多反映了个人的感慨与对社会的观察,风格清新且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上留田行》创作于魏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阶层分化严重的时代,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士人的忧虑,展现了对命运和生活的不满。
《上留田行》通过对比富人与穷人生活的不同,深刻揭示了社会的阶层分化与贫富不均。作者用简练的语言,反复强调“上留田”,不仅指田地的拥有,更象征着命运与机会的把握。诗中提到“富人食稻粱,贫子食糟与糠”,对比鲜明,直接道出了生活的艰辛与不公。而“贫贱亦何伤”则体现了作者对命运的无奈接受,虽身处贫贱之中,仍试图寻找一种心灵的平和。
后半部分的“禄命悬在苍天”,则是一种对命运的深刻思考,表现了对生活的无力感。诗的结尾“今尔叹息将欲谁怨”更是引人深思,叹息无用,怨天尤人终不如自我反省。整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展现了曹丕对社会的敏锐观察与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社会不平等的思考,以及对命运的无奈接受,反映了士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上留田行》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生活的快乐
B. 社会的不平等
C. 自然的美好
D. 战争的悲惨
诗中提到的“富人食稻粱,贫子食糟与糠”体现了什么?
A. 生活的多样性
B. 贫富差距
C. 饮食文化
D. 家庭观念
“禄命悬在苍天”这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感恩
B. 无奈与接受
C. 抱怨
D. 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上留田行》与杜甫的《春望》均表现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春望》通过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苦闷,展示了士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而《上留田行》则更侧重于生活的贫富差距和对命运的思索,两者在主题上有相通之处,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