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黎阳作诗》

时间: 2025-05-01 11:54:53

诗句

千骑随风靡。

万骑正龙骧。

金鼓震上下。

干戚纷纵横。

白旄若素霓。

丹旗发朱光。

追思太王德。

胥字识足臧。

经历万岁林。

行行到黎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54:53

原文展示:

千骑随风靡。
万骑正龙骧。
金鼓震上下。
干戚纷纵横。
白旄若素霓。
丹旗发朱光。
追思太王德。
胥字识足臧。
经历万岁林。
行行到黎阳。

白话文翻译:

千骑随风飞驰,
万骑如龙般昂扬。
金鼓声震动四方,
干戚交错披风扬。
白色的旄旗如同彩虹,
红色的旗帜发出光辉。
追忆太王的德行,
胥字铭刻着足智多谋。
经历万岁林的时光,
一路行来到黎阳。

注释:

  • 千骑随风靡:千骑随风而行,形容骑兵队伍迅速灵活。
  • 万骑正龙骧:万骑如龙般昂扬,形容骑兵的威武气势。
  • 金鼓震上下:金鼓声震动天地,形容鼓声响亮,气氛热烈。
  • 干戚纷纵横:干戚交错的形态,描绘出战斗的紧张气氛。
  • 白旄若素霓:白色的旄旗如同彩虹,形容旗帜的美丽和气势。
  • 丹旗发朱光:红色的旗帜闪耀着光辉,展示出军队的威武。
  • 追思太王德:追思太王的德行,表现对历史伟人的怀念。
  • 胥字识足臧:胥字象征着聪明才智,意指智者的标志。
  • 经历万岁林:经历了万年的历史,表现时间的流逝。
  • 行行到黎阳:一路走来到黎阳,表达了旅途的艰辛与目标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魏国的开国皇帝,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尤其以诗歌和散文闻名。曹丕的诗歌通常展现出豪放、抒情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曹丕统治时期,正值三国鼎立的局面,国家的建立和战争的频繁影响着社会的历史进程。诗中表达了对英雄气概的赞美和对历史的追忆,体现出曹丕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歌鉴赏:

《黎阳作诗》是一首气势磅礴的诗作,诗中描绘了骑兵的壮观场面和激昂的战争气氛。开篇的“千骑随风靡”和“万骑正龙骧”展现了骑兵的迅速与威武,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精神激励。接下来的“金鼓震上下”更是将读者带入了战场的紧张境地,鼓声震动的描写增强了战斗的氛围。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白旄若素霓”和“丹旗发朱光”,通过色彩的对比不仅增添了诗的美感,也象征着战争的荣耀与希望。此外,诗中的“追思太王德”引发了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对过去英雄的缅怀与敬仰,使得整首诗不仅是对战争的描绘,更蕴含了对历史的深邃思考。

从情感上看,诗作中流露出的豪情与壮志,使人感受到一种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曹丕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与对英雄的崇敬,同时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个统治者的理想与抱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千骑随风靡:描绘骑兵迅速而灵活的气势,给人以动感。
  • 万骑正龙骧:形容骑兵如龙般昂扬,表现出士气高昂。
  • 金鼓震上下:鼓声响亮,象征着战争的激烈和紧张。
  • 干戚纷纵横:战器的交错,暗示着战斗的复杂与激烈。
  • 白旄若素霓:白色旄旗如虹,象征着美丽与希望。
  • 丹旗发朱光:红色旗帜的光辉,展现出军队的威武和力量。
  • 追思太王德:对历史英雄的怀念,表现出对德行的崇尚。
  • 胥字识足臧:象征智慧的胥字,表示聪明才智的珍视。
  • 经历万岁林:经历历史的沧桑,体现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厚重。
  • 行行到黎阳:表达了追寻目标的坚定与不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万骑正龙骧”,将骑兵比作龙,突出其威风。
  • 对仗:如“千骑随风靡,万骑正龙骧”,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夸张:如“金鼓震上下”,夸大了鼓声的震撼力,体现战争的激烈。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历史的追思与对英雄气概的崇拜,同时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许。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诗人展现出一种壮志豪情与理想追求,激励人们铭记历史、奋发向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骑兵:象征力量与勇气,表现出战争中的英雄气概。
  • 金鼓:象征着战斗的激烈和紧张气氛。
  • 旄旗:象征着军队的威严与荣耀。
  • 太王德:象征着历史的伟大与英雄的崇高。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骑兵、金鼓、旄旗等意象承载着对历史的思考与对英雄的敬仰,反映了人们对国家、民族和历史的认同与自豪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千骑随风靡”中“骑”字的意思是: A. 骑马的人
    B. 骑车的人
    C. 骑士
    D. 骑兵

  2. “万骑正龙骧”中的“龙”比喻的是: A. 小动物
    B. 威武的骑兵
    C. 神话中的生物
    D. 其他

  3. 诗中提到的“太王”指的是: A. 曹丕
    B. 其他历史人物
    C. 一位传说中的英雄
    D. 不确定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羲之《兰亭集序》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豪情壮志,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豪放的饮酒情景。
  • 陶渊明《桃花源记》:则更注重理想社会的描绘,展现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曹丕的作品更加强调历史与英雄的伟大,而李白和陶渊明则在个人情感和理想社会的追求上各有千秋。

相关查询

送德迈道人之豫章 送李著作之汉阳 送清道人归西山 送应之道人归江西 抛球乐辞二首 京使回自临川得从兄书寄诗依韵和 赠浙西顾推官 又和游光睦院 送刘司直出宰 陪郑王相公赋筵前垂冰,应教依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神性 缶字旁的字 包含射的成语 揭局 水陆斋 包含秀的词语有哪些 青字旁的字 弓字旁的字 天下一家 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折文旁的字 有生以来 清清爽爽 逆差 以杀止杀 立刀旁的字 左右图史 遥开头的成语 誓死不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