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2:33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
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
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
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
桃波一步地,了了语声闻。
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2:33
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一部分
秋浦的景色如同深秋,萧瑟的景象使人感到忧愁。游子心中的愁苦无法排遣,行走在东大楼上。正西方遥望长安,看到江水缓缓流淌。寄语江水,你是否在思念我?遥远地传递一掬泪水,愿它能送到扬州。秋浦的猿声在夜里令人愁苦,黄山让人堪忧白头。清澈的溪水并非陇水,却也像是断肠的江水。想要离去却无法,短暂的游玩变成了久留。何时才能回归,雨泪湿了孤舟。秋浦的锦驼鸟,人间少见天上飞。山鸡羞于清水,不敢照自己的羽衣。两鬓已在秋浦愁苦中变白,一朝之间已然衰老。猿声催促着白发,长短的发丝如丝绸般。秋浦多白猿,仿佛飞雪一般。牵引着小儿,玩弄水中明月。愁苦让人如同秋浦的客人,强忍着看秋浦的花。山川如剡县,风日如长沙。醉骑山公的马,寒歌让牛也感到寒冷。空吟白石,泪满裘衣。秋浦的千重岭,水车岭尤其奇特。天倾欲堕,水拂寄生的枝头。江祖的石块,青天扫过如画的屏风。题诗留万古,绿字在锦苔上生长。千千的石楠树,万万的女贞林。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唱。你不要朝向秋浦,猿声碎了游子的心。逻人横道,江祖出鱼梁。水急舟行快,山花拂面香。水如绸缎,此地即是平天。耐得住明月,赏花上酒船。清水明月,月明白鹭飞翔。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来。炉火照亮天地,红星乱舞于紫烟。赧郎明月夜,歌声动人寒川。白发三千丈,愁苦似无尽。不知镜中明月,何处得秋霜。秋浦的田舍翁,夜宿水中采鱼。妻子张白鹇,结网映衬深竹。桃波轻轻荡漾,语声轻声传来。黯然与山僧告别,低头礼白云。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风豪放,才气横溢,深受后人喜爱,被誉为“诗仙”。
《秋浦歌十七首》作于李白的游历生涯,反映了他在外漂泊时的孤独与忧愁。诗中通过描绘秋浦的自然景色,表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秋浦歌十七首》是一组极具李白风格的诗作,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浦的自然风景,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思乡情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哀愁。李白的语言奔放而不失细腻,意象丰富而饱含情感,使得每一首诗都如同一幅动人的画卷。诗中的猿声、白鹭、清溪等意象,不仅描绘了秋浦的自然景观,也寄托了诗人对生命和时光流逝的思考。秋浦的景色如同诗人的心境,既美丽又惆怅,体现了李白在游历中对自由与束缚、欢乐与忧愁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展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了李白在游历生活中对自由与束缚、欢笑与忧愁的思索。
《秋浦歌十七首》的作者是?
a) 杜甫
b) 白居易
c) 李白
d) 温庭筠
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着什么?
a) 自由
b) 繁华与归属
c) 乡愁
d) 自然
在李白的《秋浦歌》中,表现了强烈的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则更多地展现了对亲情的思念与社会的关怀。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但侧重点各有不同。